
对电信运营商来说,P2P是把双刃剑。利用P2P技术产生的应用,特别是视频应用,激发了网民的带宽需求,使得电信运营商的宽带业务有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另一方面,P2P应用产生的巨大流量又对电信网络带来挑战,使得它们不得不想办法限制激增的P2P流量。
如果说过去P2P应用给电信运营商发展宽带业务带来机会,展现了其有利的一面,而现在在运营商业务日益多元化的今天,P2P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
电信运营商不仅需要发展宽带业务,还需要在宽带业务基础上进军内容和应用业务,以摆脱沦为“管道”的危险。而P2P占据了大量的带宽,挤占了其他内容和应用业务的发展空间;同时广大用户之间内容和应用资源的共享以及众多P2P内容提供商的出现,又给电信运营商开展内容和应用业务形成挑战。
依照这样的形势,P2P似乎会一直被运营商封杀下去。
然而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给各种互联网应用带来新的增长机会。P2P的命运是否会因移动互联网而不同?
中国移动在去年4月份发布了DSN2.0技术白皮书,试图利用P2P等分布式技术建设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架构,从而实现灵活的、可扩展的、并且能够提供多媒体应用和内容应用的开放性网络能力平台。在试验网中,中国移动部署了刀片服务器,并利用P2P算法使其形成流量处理和自组织网络拓扑的智能机制,然后在现有的核心网基础架构基础上完成呼叫控制,从而在试验网实现了多媒体电话和P2P流媒体业务的应用。
中国移动的做法被外界视为“招安P2P”。中国移动对P2P改堵为疏,P2P的命运有了转机。
良性循环?
在谈到P2P应用的价值时,中科院研究员侯自强曾表示,电信运营商宽带业务最好的赢利模式应该是这样的:某种应用产生巨大的流量需求,刺激运营商加大设备投入,增加带宽;另一方面,足够大的带宽又可以促进新的应用出现,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P2P就是这样一种应用。
然而P2P应用并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反而被运营商拦腰截断,打压封堵。原因是P2P带来的冲击如此之大,运营商很难在短时期之内适应。
P2P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最广为人知的是带宽消耗过大。传统互联网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用户需要从服务器上下载文件,如果某一时刻同时下载的用户过多,就会使服务器过于繁忙,无法应付。因此几乎所有的服务器都对同时下载的用户数量以及最高下载速度进行限制。而P2P下载是点对点的下载,资源的来源并不是服务器,而是其他的互联网用户。同时下载的用户越多,下载的速度越快,因此很受互联网用户的欢迎。
但是大量使用P2P下载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网络拥堵。一部分用户占据了过高的带宽资源,因此影响到其他用户的上网速度。为了缓解网络拥堵,运营商就需要投入巨资进行宽带升级,然而其收益并不会同比例增加。中国网通技术部总经理焦刚曾经对媒体表示,P2P占用了80%-90%的带宽资源,但是只给运营商带来了十分之一多一点收入。运营商自然就会寻求封堵P2P,导致P2P的良性循环无法实现。
不过P2P带来的冲击并不仅限于带宽的过量占用,还包括对电信运营商内容业务的冲击。P2P技术将互联网内容分发的任务分散到每个用户身上,而不是集中在服务器上,这样就实现了整个网络的负载均衡,从而使大规模的内容分发成为可能。这降低了内容分发的门槛,导致大量的内容提供商的产生,对意图进入内容产业的电信运营商形成巨大压力。
此外,运营商传统的话音业务也受到P2P应用的冲击。Skype和QQ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去年年底,工信部将互联网电话定义为“非法”,并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打击非法互联网协定电话(包括Skype),正是为了维护电信运营商的利益。同时还传出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密会马化腾,就“QQ以极低的代价吞噬移动GSM网络流量”问题与其交涉,并且措辞强硬,可见P2P对电信运营商的冲击多么深刻。
更重要的是,P2P挑战了传统的网络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理。在传统互联网的网络设计中,电信运营商一般假设用户是一个“客户端”,是互联网资源的消费者,而不会是互联网资源的提供者。因此一般都会假设用户上行流量远小于下行流量,并且用户不会“永远在线”。因此,从接入网上行向城域网和核心网,设计中都会有一个流量的“收敛比”。采用统计复用的方式使用户之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共享网络资源,以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降低最终用户的使用价格。目前运营商和用户签署的互联网接入合同,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基于这样的“默认”假设定价的,没有把P2P的影响考虑进去。而现在P2P的出现使得这样的网络设计不再适用,运营商如果没有勇气改造网络,就必须对P2P应用进行限制。
也许短时期之内,电信运营商还很难完全接受P2P。然而P2P应用代表了互联网用户的需求,这种需求并不是简单的封堵就能解决的。而且P2P技术符合了互联网的本质,它改变了传统互联网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真正使每个互联网用户连接起来,由此带来巨大的资源共享优势。电信运营商如果无视这样的优势,单纯寄望于封堵,显然也不明智。运营商真正需要做的,是提高带宽,同时改善网络架构,尽量改善P2P应用对带宽的占用,并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
改堵为疏,是运营商迟早的选择。特别是在国内用户对宽带越来越不满、电信运营商宽带升级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电信运营商积极建设光线网络,为各种应用搭建更广阔的通道,P2P应用也会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