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align=left src=../image/3916.jpg
灰鹤又叫玄鹤,是大型涉禽,体长100一137厘米,体重3000—5500克。全身的羽毛大部分为灰色,头顶裸出的皮肤为朱红色,并具有稀疏的黑色发状短羽,眼先、枕部、颊部、喉部,以及前颈和后颈为灰黑色;眼后方、耳羽至颈侧为一条灰白色的纵带,并在后颈汇合,呈倒人字形。初级飞羽、次级飞羽都是黑褐色,三级飞羽为灰色,仅羽端略呈黑色,延长弯曲成弓状,羽枝分离呈毛发状。尾羽为灰色,羽端近黑色。虹膜赤褐色或黄褐色,嘴青灰色,先端略淡,呈乳黄色,胫部、跗跖和趾为灰黑色。
我国古代对灰鹤的认识也很早,汉朝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曾在《史记·乐书》中记载:师旷援琴时,“有玄鹤二八,集乎廊门。”不过,古人又对灰鹤有误解。晋朝崔豹《古今注》中说,鹤千岁变苍,又千岁变黑,称为玄鹤。古代玄通元。《尔雅翼》将元鹤释为“鹤之老者”,故长寿鹤又称元鹤。这种说法一直到到明朝才由李时珍予以纠正,指出鹤“亦有灰色者”。
灰鹤在国外繁殖于欧亚大陆的北部,越冬于非洲北部、伊朗、印度、缅甸和中南半岛北部等地,在我国繁殖于新疆天山和东北西北部和东部。迁徙期间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青海、甘肃、新疆等地,越冬于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西至云南、贵州、四川、南至广东、广西和海南岛。有时北可达河南、山西、山东、甘肃和河北,春季于3月中下旬开始往繁殖地迁徙,秋季于9月末10月初迁往越冬地。
灰鹤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沼泽、河滩、旷野、湖泊以及农田地带,尤其是富有水边植物的开阔湖泊和沼泽地带。通常呈5至10余只的小群活动,迁徙期间有时集群多达40—50只,在越冬地甚至有多达数百只的群体。性情机警,活动和觅食的时候常有一只担任警戒任务,不时地伸着长颈注视着四周的动静,一但发现有危险,立刻长鸣一声,并振翅飞翔,其他成员也立刻齐声长鸣,振翅而飞。飞行时常排列成“V”字或人字形,头部和颈部向前伸直,脚向后伸直。栖息时常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收于腹部。主要以植物的叶、茎、嫩芽、块茎、草籽、玉米、谷粒、马铃薯、白菜、软体动物、昆虫、蛙、蜥蜴、鱼类等食物为食。
繁殖期为4一7月,常组成小群在一起进行求偶炫耀。求偶炫耀时两翅半张,身体不断地上下蹲伏、跳跃和鸣叫。配偶为一雄一雌制。通常营巢于沼泽草地中的干燥地面上,主要由枯枝、叶、芦苇和草茎堆集而成。每窝通常产卵2枚,偶尔少至1枚和多至3枚。卵的颜色为褐色或橄榄绿色,表面被有红褐色斑点。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化,孵化期为28一30天。灰鹤的雄鸟和雌鸟同其他许多鸟类一样,胸部在激素的控制下形成一个特殊的区域,称为孵化斑。进入孵化状态以后,胸骨左右侧的两个区域就开始脱掉羽毛,皮肤变得松驰而且血管也显得十分丰富。当进入发情高潮时,孵化斑就变成红色,其表面的温度与它的体温接近。在孵化时,亲鸟向两侧摇摆以确保卵与孵化斑的充分接触,然后就这样连续数小时地伏在卵上,仅在为保持均匀的温度、湿度而进行翻卵,以及与配偶换孵时才站立起来。当卵破壳以后,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使孵化停止时,孵化斑便不再呈红色,而是变为平常的接近蓝色的皮肤。繁殖期过后,孵卵斑消失,胸部又重新长出羽毛。
灰鹤是鹤类中数量较多,较为常见的一种,全世界约有10000只以上。在我国也尚有一定数量,在山西南部和贵州草海等较为集中的越冬地,每年越冬的种群数量都在2000只以上,其他如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和云南个旧等地,越冬种群数量也都在数百只,估计在我国越冬的种群总数为6000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