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取时间对比
随着存储密度的提高,机械硬盘的读写时间延迟进一步加剧。此外,单碟硬盘采用的磁头数减少,据闻日立单碟1TB硬盘将读写速度最慢的最内圈也使用上,也在一定程度加剧了读写时间延迟。
业内人士认为:存取时间长是机械硬盘的传统劣势,无论是7.5毫秒还是19毫秒,实际比起来无异于五十步笑一百步,一般20毫秒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
展望:希捷拥有混合动力笔记本硬盘解决方案,类似英特尔固态硬盘缓存技术,就看希捷是否愿意将其用在台式机硬盘上,让台式机硬盘拥有固态硬盘的超快寻道时间。
而西数拥有双主控芯片解决方案,能有效缩短存取时间,主要用在高端黑盘上,但其高昂的价格注定难以普及。不过西数单碟1TB硬盘的八字无一撇,等于空谈。
第3页:希捷最快11月发布单碟1TB硬盘
希捷最早发布单碟1TB产品,三碟装的3TB台式机硬盘最早应用于移动硬盘,无缘Diy玩家。9月8日希捷再次发布四碟装4TB移动硬盘。
希捷的单碟1TB技术最早应用于3.5英寸3TB移动硬盘
同时希捷也透露了其最快11月份发售单碟1TB产品。希捷的盘片存储密度是业界规格最高,实现了625Gb/平方英寸的面密度,而日立为569Gb/平方英寸。我们以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单碟600GB/5碟片的希捷3TB XT硬盘为例,当采用单碟1TB硬盘盘片后,单个硬盘理论上可以提供最大达5TB的存储容量,同样成为行业最大。
由于希捷的老款双碟1TB-3TB硬盘尚有库存,日立单碟1TB硬盘导致希捷清仓的速度放缓,并逼迫希捷老款产品降价。
希捷混合硬盘500GB Momentus XT
为了解决机械硬盘存取时间长的痼疾,希捷开发出技术领先的SSD和HDD混合硬盘,它基于双碟500GB/7200转笔记本硬盘,将4GB/SLC闪存芯片配合主控作为缓存,明显缩短存取时间。希捷即将推出第二代混合硬盘产品,基于单碟500GB盘片,以及更大容量的SLC闪存芯片。
编辑点评:希捷单碟1TB硬盘无疑是最令人期待的,业界内最高的存储密度,并且希捷拥有技术成熟的薄盘模具,首款单碟1TB薄盘将诞生于希捷工厂。
技术上,双磁头的希捷单碟1TB硬盘的持续读写速度将突破150MB/秒,4个磁头的双碟2TB硬盘则可能突破或者接近160MB/秒的持续读写速度。
种种迹象表明,希捷步步为营,是为了避免重现当年抢先发布单碟500GB后深陷泥潭的惨景。在单碟1TB硬盘时代,希捷可能成为最大赢家,市场占有率重新夺回排名第一。
第4页:西数单碟1TB难产 一哥摇摇欲坠
西数在笔记本硬盘实现单碟500GB容量,看似距离单碟1TB只有一步之遥,实则难以企及。盘片的存储密度难以取得突破是西数单碟1TB产品缺失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西数曾于今年3月7日收购日立存储,随着8月份欧盟委员会发表初步声明反对西数收购日立。当我们看到日立在近期接连发布单碟1TB台式机硬盘,以及单碟500GB笔记本硬盘,预示西数收购日立存储已经名存实亡。
希捷和日立双雄并起,不断侵蚀西部数据的市场占有率
自从希捷重回正轨,以低廉价格推出持续读写速度超过100MB/秒的7200.12硬盘,西数在市场占有率节节败退,从42%多滑落至现在的31%。实际西数成也萧何败萧何,曾经成功的产品细分策略(绿盘、蓝盘、黑盘)。随着西数绿盘逐渐为消费者所认知,其性能和兼容性不尽如人意。一度成功的绿盘品牌,沦为不法商家牟取暴利的手段,他们将绿盘换标签摇身一变高价黑盘和蓝盘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