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已经有不少人发现,如果只买了一部电脑,而没有实用的软件,那么电脑就无法产生令人满意的“那么大”的作用。这个现象的潜台词是:应用为王。这个前文已经阐述了。而这四个笔画简单、通俗易懂的词语则意味着代价,而且是不菲的代价。在发达国家,电脑的整体拥有成本(TCO)中,硬件只占40%,而软件和服务则占了大头,无论企业计算还是个人PC都是如此。哇?!不要太吓人吧:我花了9千块买了电脑,还要再花1万才能发挥其作用,这简直是在抢劫! 拥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数。笔者认为,之所以这样,PC厂商要负起大部分的责任。我一直认为,他们从生产第一台PC开始就深刻地知道这个道理,但他们秘而不宣,却一个劲儿地念叨电脑降价了,电脑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了。他们这种不负责任的混淆视听的公关宣传,使得百姓天真地以为“我添了一台电脑,9千块,一步到位”。我认为这个误区的形成,是PC厂商心怀叵测的直接后果。 正确的观念是什么呢?我买了一台电脑,硬件6000,软件2500,上培训班500,一共9000;够用好用,能够为我的工作和学习发挥巨大的作用;估计3年以后,我准备把这个电脑送给父母,自己再添置一台;在这三年时间里,电脑给我带来的价值将远远超过9000块;这件事做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