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从去年12-25生下BB之后,就一直酸到现在,之前以为是盆腔炎,去妇科看了不是盆腔炎。但有轻微的子宫糜烂,但我有做手术治好了。。
现在的腰好酸好累,不知怎么了,想去医院看看,可还担心不知挂什么科好。。哪位不知有类似的病情不,有什么土方法可治不?
另,我生BB时是剖的,打了麻醉,就是打麻醉药那地方好酸好累,不知是不是这样引起的,还是有其它什么怪病?唉,真是命苦。一病接一病。。
许多新妈妈产后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腰酸。产生腰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怀孕期间孕妇腰部负重增加,脊柱前凸,背伸肌群持续紧张,造成后腰下部或骶骨以上肌肉群的:“疲劳性疼痛”;另一方面是一些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大部分是躺在床上,很少活动,这也会造成腰肌疲劳而加重腰部酸痛。所以,建议产妇在产后体力开始恢复时,应该尽早开始运动,以避免腰部肌肉的疲劳性损伤。另外,脊柱两侧自上而下轻叩并按摩背部,对缓解产后腰酸也很有帮助。当然,如果你的疼痛症状非常严重,则应去医院向医生详细说明情况,并进行相关的检查。
诱发产后腰痛的10个“真凶”
1.怀孕使内分泌系统发生很大变化,为了分娩时能使胎儿顺利娩出,连接骨盆的韧带也变得松弛。加之一天天增大的子宫使孕妈咪的腰部支撑力逐渐增加,导致骶棘韧带松弛,压迫盆腔神经、血管而引起腰痛。
2.分娩后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不会很快恢复到孕前状态,骨盆韧带在一段时间内尚还处于松弛状态中,腹部肌肉也变得较软弱无力,子宫未能很快完全复位,引起腰痛。
3.产后妈咪要经常弯腰照料宝贝,如洗澡、穿衣服、换尿布、经常从摇篮里抱起宝贝等,或恶露排出不畅引起盆腔血液淤积,都易诱发腰部疼痛。
4.很多妈咪产后较少活动,总是躺或坐在床上休养;加之体重增加,腹部赘肉增多,增大了腰部肌肉的负荷,造成腰肌劳损而发生腰痛。
5.产后不注意休息使身体过疲,或经常久站、久蹲、久坐或束腰过紧等,都可导致腰肌劳损,诱发腰痛。
6.产后避孕方法不恰当,导致人工流产次数多,或房事不节,招致肾气损伤而引起腰痛。
7.产后过早地穿高跟鞋,使身体重心前移,除了引起足部疼痛等不适外,也可通过反射涉及到腰部,使腰部产生酸痛感。
8.经常采取不当或不放松的姿势给宝贝喂奶,使腰部肌肉总处于不放松的状态中,腰部肌肉受到损伤。
9.子宫的正常位置是前倾、前屈,如果发生子宫脱垂,就会沿阴道向下移位,引起腰痛。 10.产后不慎受湿寒侵袭,致使经络不通而导致血脉运行不畅,引发腰痛。
自疗注意事项
(1)产妇毛孔松弛汗出较多,切勿捂汗,宜勤擦或及时更衣。
(2)产房空气要清新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风,以免风寒入侵。
(3)虽然提倡产后四点起床,但也宜量力而行,勉强过早起床活动,久坐久立,甚至操持家务,容易损伤筋骨导致肌体酸痛。
(4)提倡洗澡。但应该选用擦浴,慢慢再淋浴。水湿宜稍高于皮肤,浴室气温接近体温,谨防着凉受寒。
(5)夏季仍宜穿长衣裤(薄型布、绸质)。空调控温不宜过低,以皮肤略有汗出为妥。空调房也宜有通风口,电扇只能吹转弯风。
(6)忌进生冷食品、包括水果、汽水、饮料。产后2周内更宜注意。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青娥丸,每次6-9克,每日3次。温水吞服。本方偏重于腰内空痛、酸痛、脚膝酸软的肾亏者。
(2)补肾强身片,每次4片,每日2次。温水吞。本方偏重于腰内空痛、酸胀、脚膝酸软的肾亏者。
(3)产灵丹,每次1-2粒,每日2次,温水吞服。
(4)祛风天麻丸,每次1-2粒,每日2次,温水吞服。
2.验方自疗法
(1)杜仲30克、红枣12克,煎汤服。每日1帖。
(2)五加皮9克、川断12克、木瓜12克、怀牛膝12克、当归10克、红花6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桑寄生10克、白芍10克、杜仲12克、怀牛膝10克、川芎6克、当归10克、人参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饮食自疗法
(1)生米仁60-100克、鸡血藤30克,先煎药取汁,再烧米仁至酥加糖食用。
(2)母鸡1只、桑枝30克,共煮,吃鸡喝汤。
(3)芝麻50克、胡桃肉50克、猪肚1只,共煮食。
(4)猪腰子2只(或羊腰子2只)、杜仲10克,共煮,食腰喝汤。用于产后腰痛。
4.外治自疗法
(1)桑枝30克、独活15克、桂枝10克、生姜3片、当归尾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煎汁浸多层外敷于痛处,保湿半小时,每日2次。
(2)生川草乌各15克、樟脑10克、桂枝10克,浸入白酒,1周后可用。敷于疼痛处15-30分钟。每日1次。
(3)香桂活血膏或麝香虎骨膏贴于疼痛处。
(4)皂角60克、头发15克,水煎熏洗脚痛处,每日多次。用于产后足底、足跟痛者。
避免误诊
由于舒筋活络止痛药大多有燥热之性,忌随便取用或过量服用,以免产生口干、口气秽臭、大便干结、汗增多、口臭呼气觉热等阴津受损、内热旺盛的副作用,不利产后调养。
关节疼痛,伴见红肿、口干、舌苔黄厚,疼痛处遇热反加重。这是热性关节炎,不能取用上面的自疗方法。
妇科病引起腰酸的可能性最大,还是去妇科就诊。如果排除了妇科病之后,可以去骨科松查,是否有腰肌劳损或腰椎椎间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