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开始尿床至17岁突然自己好了.一直以为就这样结束了,25岁复发了,这是为什么?梦魇的一般,谁来解救???
你如果没感觉你是属于遗尿症。
遗尿症是指排尿不能控制,随后小便自遗之病症,俗称“尿床”。中医属“遗泄”范畴。
本病治宜清热利湿,健脾益肾。
1、穴位贴药疗法
选穴:关元、水道穴
处方:车前子、青木香各20克,五味子、延胡各12克,桑螵蛸10克,桂枝6克。
用法:药研细末或煎后取浓汁,加葱或姜汁调成糊状,贴敷穴位,纱布包扎,日换1次
疗效:贴药3-5次既可痊愈。
2、敷脐疗法
处方:生姜30克,补骨脂12克,炮附子6克。
用法:姜捣烂,药研细,调成膏状,填入脐中,加纱布覆盖,胶布固定,5天换药1次。
疗效:敷药1次,有效率达92%
据说吃鸡肠就可以解决,可以试一下了。
这个问题牵涉到心理和生理两个问题.越担心越尿床,不要紧张,应睡前放松,少喝水.睡的好,少做找厕所的梦.生理问题:1.膀胱先天发育过小.2. 小时侯贪玩,经常憋尿,尿道括约肌松弛.以上种种解决的办法有两个: 1.不要等憋不住了再上厕所.平时多尿尿,有一点就上厕所,别嫌麻烦.2. 吃狗肉,多吃,治尿床.试试吧!
从小开始,不知你是否到医院检查过没有。
遗尿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精神性。生理性可能是生理结构上的问题或神经性的问题。
简单描述一下。生理上比如说是导尿或排尿上器官上有问题。尿液是存储于膀胱,膀胱的底端是一个阀门——尿道括约肌,肌肉一舒张,好了,尿液顺着尿道排出。试想,这尿道括约肌的问题,难免遗尿。尿道括约肌的肌肉收缩是受神经控制,是受大脑高级神经控制,它的低级中枢在脊髓。我们看,正常情况下,如果想尿尿,但正在条件不允许,大脑就会下达指令控制,不让括约肌动作,导致不要尿尿。其实是大脑先下达指令到低级中枢,然后低级中枢执行命令,不要尿。脊髓受损的截瘫病人,大脑的指令无法畅通下达给低级中枢,所以截瘫病人尿尿是无法控制的。,有来即排。这都属于生理上的问题。
精神上的问题,比如我们说某人吓得尿裤子。就是在外界紧张的情况下,低级中枢不听高级大脑的指挥,自己“叛变”了,自己行事,结果尿尿了。
很多成年人还有尿床的习惯,跟小时的心理挫折有关。当尿床遭到家长的苛责,他人的嘲笑,引起一种自卑感,于是也形成了条件反射。这是由于心理上偏差导致的遗尿。
从生理上和心理上自己可以做些排查,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建议可以做些基本锻炼。主要是强化括约肌的功能。就是联系憋尿。最好是在休息日进行,因为比较方便操作。可以先多喝水,然后憋尿,锻炼括约肌的功能。但注意不要太过,否则物极则反。
还有就是在自我排查的基础上进行医学检查。
尿床中医认为与肾虚有关,可以服用一下补肾药物调理,如肾气丸等,此外 平时多吃些核桃等有益肾脏的食物,还须注意调整心态,晚上少饮水,可以设个闹表。

转贴:
成人遗尿有二种:一.功能性遗尿症,又称原发性遗尿,约占80%以上,在小时候曾经尿床并且连续6个月以上。儿童夜间遗尿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尿床的次数会逐渐减少,据统计每年以15%的比率在治愈或自愈,到了成年期仍然尿床,属于顽固性遗尿症。二.是器质性遗尿症,除尿床外还有其它更明显临床症状和病理表现,多为器质性病变,诸如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病,多为伴随性和一过性,即可随其它病变好转而好转。
遗尿症不仅困扰着患者,因为成年人遗尿不仅是患者本人心理健康的杀手,而且对婚姻和家庭同样具有“杀伤力”。遗尿症还困扰着很多医生,因为至今国内外还没有既无副作用又有特效的药物问世。
TENS疗法(经皮神经调节疗法)是国际上近年来治疗功能性遗尿取得的重要进展。
ZY-D型遗尿治疗仪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经皮神经调节治疗设备,对成人遗尿的效果非常好。这是遗尿者的一种个人自助式袖珍型治疗仪器,与专用内裤配套使用,临睡前将微型仪器放入专用内裤的小口袋里,当夜就不再尿床,使用了一段时间,就能治愈。ZY-D型遗尿治疗仪的主机胜似“保姆”整夜守护,在自动进行腹部穴位按摩的同时摧醒睡梦中的佩带者,副机可用于TENS(经皮神经调节)疗法,谓之“三位一体”综合疗法。具有见效快、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无幅射、无禁忌症、无药物副作用等优点,适用于多种方法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遗尿症。
神经调节疗法其治疗原理是:增加膀胱骶神经至中枢上行传入通路信息、提高神经兴奋性、明显改善睡眠觉醒碍、增加膀胱容量、抑制逼尿肌不稳定收缩造成的膀胱过度活动。
建议首先检查是否有隐性脊柱裂的可能,另外注意白天不要过于劳累,否则夜晚如果睡得太深有尿液的时候不容易觉醒也会尿床的,当然还要注意避免夜间睡前喝过多的水分.减少夜间尿量,并且建议买一个定时的闹钟定时小便.
这是一个医生建议的,不妨试试
日常工作过度,或者情绪长时间在高度紧绷状态下。在夜晚睡觉时彻底放松下来就可能睡得很沉,不容易醒来,然后。。。
所以如果你是因为工作原因之类的二感到疲劳,建议适当的放松下。
如果不是这方面的话,朋友建议你去看看医生,在论坛上文答案,不如去请教资深人士哦
1、可以穿着少些
2、睡前几个小时,3-5小时注意少喝水
3、可以在医院检查一下
参考文献:www.niujianli.com
尿床多为神经功能不协调所致,多为单纯性持续性,即除尿床外无其它伴随症状。如果清醒状态下也有这样的状况则考虑有尿路感染、泌尿道阻塞性疾病。平时晚上尽量少喝水,放松心情。同时,应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1 尿床的生理病理
人的排尿过程是,从肾脏分解排泄的多余水分、电解质、体内垃圾、体内细胞的代谢产物等的混合液体尿液逐渐贮存到膀胱,当膀胱达到一定的容量,尿液的压力刺激位于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由压力感受器发出的排尿信号经周围神经系统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经分析处理后适时发出排尿指令,该指令到达膀胱,引起尿道括约肌松驰、逼尿肌收缩,从而将尿液排出体外。
从这一生理过程看,倘若神经系统损害,或膀胱等相关器官有占位性病变,均可引起异常排尿即遗尿症。这种遗尿症不分白天夜晚、床上或非床上、清醒或非清醒状态均可发生,且往往伴随其它病变同时出现。尿床则不同:其一,尿床是在睡眠状态,是在当事人无知觉的情况下排出尿液在床上;其二,尿床一般不伴随其它典型的神经系统病变或占位性病变体征;其三,尿床患者的理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据此分析,尿床仅仅是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或神经功能不协调所致。比如膀胱的压力感受器反应阈偏低,导致患者膀胱贮有少量尿液时,即可引起压力感受发出排尿信号引起排尿,因此患者有尿泡小、排尿次数频繁等表现。患者排尿中枢兴奋抑制功能紊乱,患者常有梦中排尿或起床时视力模糊、辨不清方向等表现。一般人在睡眠状态下,泌尿系统的工作应当处在低迷状态,而尿床患者则往往相反,泌尿系统仍在兴奋工作中。
2 目前治疗状况
尿床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器械校正。药物治疗分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
中药治疗根据辨证,可分为下焦虚冷、肺脾气虚、心肾亏损、肾督不足、湿热下注和下焦湿热等证型。据此分别以济生菟丝子丸、补中益气汤、蔻氏桑螵蛸散、沈氏菟丝子丸、八正散或代抵当丸等加减治疗。从临床应用情况看,只要辨证准确,坚持服用,约有半数患者可有疗效,部分可治愈。缺点是较难坚持服用和多数患者的辨证较难把握。
西药治疗使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用药,如使用氯酯醒或联合应用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和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阿托品和麻黄素;还有人应用抗利尿激素,如脱精氨酸加压素或弥凝等。部分患者虽然有效,但复发比例较大 ,且抗利尿激素应用于单纯的尿床患者,因某些指征掌握较为困难,尚有一定的危险性。
近年来有的医院正在开发外用药物治疗,并且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在这方面,武汉惠民医药研究所开发的尿床敷疗磁药兜较有代表性。它采用中医外治的方法,将药兜敷于肚脐神阙上。此法使用方便(每天佩带12个小时),具有疗效好(半数使用者可自当天停止尿床,绝大部分一星期之内显效),不限制饮水及晚间不需唤起,又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尿床的理疗包括针灸、穴位注射、推拿按摩和点穴治疗。虽然都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患者多为儿童,很难适应这些方法。但对成人或较大一些的孩子来说,理疗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据武汉新世纪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尿床组报道,对成人或12岁以上的孩子经多种方法治疗未愈者,点穴疗法有可能取得满意疗效。
是个病啊,我一个表哥结婚了还时常尿床,也没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