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的皮肤很差 想用中药调节一下 请问有没有排毒养颜的效果的中药?会不会有副作用?
(食物排毒的方法我已经了解了,就是想问问中药)
(1)如何排毒似乎是近两年都市人群最热门的养生话题,您觉得是些什么原因让大家如此热衷于排毒?
答:因为大家关心自己的健康,然而又没有树立起科学的健康观,不具有足够的保健知识,所以容易被错误的观念所误导。
(2)排毒就是养生吗?排毒是适用于所有人吗?是否人人都需要进行排毒才能更加健康?
答:排毒并非养生,而是在害生。在食物、药物和体内新陈代谢产物中,的确含有毒素。但是人体有两个解毒器官——肝脏和肾脏——就是专门用来处理这些毒素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毒素不会危害健康,正常的人不必特意去“排毒”。要减轻肝、肾的负担,应该从减少毒素的摄入入手,例如不要滥用药物,包括“排毒”药物。如果毒素摄入过多、过重,引起了食物或药物中毒,那么就应该及时就医,用可靠的医学手段解毒,而不要轻信什么排毒产品。
(3)现在坊间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排毒方法(比如瑜伽的、中医的、食疗的等等),尤其受到都市女性的青睐,能为我们解读一下健康的排毒养生方式吗?比如哪些排毒方式是可以尝试的,哪些方法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的,哪些方式是不安全不健康的?
答:坊间的各种排毒方法都是不足取的,乃至有害的。例如所谓“排毒养颜”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中药大黄和芒硝,其实是用于治疗便秘的泻药。事实上,经常服用泻剂或洗肠有害健康,反而能够引起药源性便秘。因为习惯了用泻药、洗肠来通便,会减弱直肠反射的敏感性,以后即使有粪块进入直肠,也不足以产生导致排便反射的神经冲动,结果就造成了便秘。因此长期服用“排毒养颜”药物,不仅养不了颜,反倒有加重便秘的可能。长期服用林光常的“排毒餐”会导致营养不良,例如缺乏必需氨基酸、维生素B12。
(4)排毒的观念是否只有在中国才如此被重视,在您了解的国家中,比如美国,他们的排毒观念是怎样的?是采用了一些什么样的排毒方法?
答:美国也有一些“另类医学”人士提倡通过灌肠、喝果汁、吃维生素、纤维素或草药制剂的方法进行“排毒”,但是并不流行,医学界主流也对此持异议。
(5)您自己有没有采用什么排毒方法?如果有,是什么方式,能具体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答:很显然我自己不可能去“排毒”。
附:常用中成药的真相——排毒养颜胶囊
·方舟子·
【标明的成分】
大黄、枳实、芒硝、西洋参、白术、青阳参、小红参、肉苁蓉、荷叶。
【声称的功效】
益气活血、通便排毒。用于便秘、痤疮、颜面色斑。
【真相】
排毒养颜胶囊实际上是一种泻药,其泻下成分为大黄、芒硝。
芒硝是一种矿物,主要成分为硫酸钠。内服水解后产生大量的硫酸根离子,
不易被肠粘膜吸收,存留在肠内形成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不能被吸收,肠内
的容积增大,刺激肠蠕动而致泻。大黄致泻的机制则与芒硝不同,因其主要含
蒽醌、二蒽酮类及其衍生物,能刺激肠道神经丛,促进肠蠕动。
经常服用泻药反而能够引起药源性便秘。这是因为习惯了用泻药通便,会
减弱直肠反射的敏感性,以后即使有粪块进入直肠,也不足以产生导致排便反
射的神经冲动,就造成了便秘。2003年,有北京消费者以长期服用排毒养颜胶
囊导致继发性便秘,消费者知情权遭侵犯为由状告生产商[1]。
动物实验中,给大鼠饲喂大黄提取物3~9个月,引起甲状腺腺瘤样改变
(即可发生癌变)、肝细胞退行性变化、肝静脉淤血、胃贲门上皮细胞肥大增
生[2]。
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可致肝硬化和电解质代谢紊乱[3],是导致结肠黑变
病的主要原因[4]。
大黄所含蒽醌成分具有肝毒性,能对肝脏造成损害。临床上,有乙肝患者
因为服用含大黄的中药,导致病情加重,因败血症和多种器官衰竭而死亡的报
道[5]。
大黄所含蒽醌成分也具有肾毒性,在动物实验中,能导致大鼠肾小管上皮
细胞的肿大和变性[6]。
有报道称,感冒患者因误服排毒养颜胶囊,导致严重腹泻差点脱水休克[7]。
2005年1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2004年第5期违法药品广告
名单,其中包括排毒养颜胶囊。2008年1月21日,北京市药监局发布近期主要平
面媒体药品广告监测结果,排毒养颜胶囊属擅自篡改审批内容发布违规药品广
告。
【文献】
[1] 新华社2003年9月21日《专家提醒:便秘者不可长期服用排毒养颜胶囊》
[2] 中药大辞典,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105
[3] 陈琼华,新医药学杂志,1974, (5):34
[4] 郑少江等,中国热带医学,2004, 4(3): 400
[5] Yuen MF et al,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6, 24(8):1179-86
[6] Yan M et al, J Ethnopharmacol. 2006, 107(2):308-11
[7] 新华网2004年8月30日《假、劣药致人伤亡案件频发 凸显用药安全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