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男,23岁。最近一次在心电图说心脏早搏(心律不齐)还有室早,但是做心电图前医生说的推测(心肌炎或者别的心脏病),令我很是紧张担心,所以做心电图时心跳非常快。后来做心彩超,胸透,说心脏,肺没器质性病(就是没病的意思)。但是现在还是很担心,因为上次去医院检查,是因为感觉总是心悸,呼吸不顺,胸闷,心跳快,多汗或者说容易出汗。老是深呼吸后才舒服,晚上出现这些感觉多点,还有两次需要坐起来呼吸!只是有一点是我性子急,比如吃饭总是很快,然后呼吸就不顺,需要坐起来呼吸那次是吃面包吃的很快,吃完就躺下了所以才有那种症状(不知道这算不算正常)。心悸,呼吸不顺,胸闷的最早印象是两个月前感冒,时呆在屋里觉得呼吸非常不顺,然后只吃了感冒药,后来感冒好了,好像一直有哪些感觉(症状)。还有个前提就是,我性格比较敏感,容易长时间处于焦虑和忧郁状态,容易紧张,尤其是面对工作压力大时,有很大部分符合神经衰弱的症状(自己上网看的).以上症状持续有 2个月多,最近感觉偶尔在压力大紧张时会有,很轻松时感觉什么不适都没了,但是前几天早上起床后做后背肩胛骨下一点,貌似是做心脏对的后背的位置里面疼,像是很久没动突然运动后的那种肌肉疼。
知道需要去医院,只是希望先有点知道,好有的放矢,也先有底!如果需进一步了解,好心人留个联系方式,我联系你也行。
在医院的检查只做了心彩超,胸透,我不知道能不能说明确实没有心脏病,心肌炎或者别的病,
谢谢!谢谢!真的很谢谢!
你的心理负担比较重。
建议到医院做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随时记录下你在安静或是运动、轻微活动、吃饭等状态时的心电图的变化,另外再做一个胸部正侧位片及肺功能测定;医生根据这个检查结果结合心脏彩超及胸片、肺功能,对你的心脏情况可以做出一个比较全面的结论。
网上的医生不要相信太多(以免被骗),直接去正规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比较信得过。
你除了心电图表现有心律不齐外,心脏彩超、胸透均未发现异常,且症状常与精神情绪有密切关系,我是内科医生,诊断你是“心脏神经官能症”。
推荐百度百科词条如下:
心脏神经官能症
疾病简介
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
诊断
(一)病史、症状:
青壮年为多见,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多种多样,时轻时重但多不严重,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病史应详细询问有无焦虑、情绪激动、精神创伤或过度劳累等诱因,是否曾被诊断为"心脏病",心慌、气短或心前区不适等感觉与活动、劳累和心情的相关关系,睡眠状况如何。既往的心脏检查结果、用药史及疗效有助于诊断。
(二)体检发现:
体格检查常无特殊发现。多呈焦虑状态或紧张表情,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心脏听诊时可有心率增快、心音增强,可伴有心前区I-II级柔和的收缩期杂音,偶有早搏出现。
(三)辅助检查
心电图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部分病人出现ST段压低或水平性下移,T波低平、双相或倒置,多在II、III、aVF或V4-6导联出现,并经常发生变化,心得安试验阳性。部分病人运动试验阳性,但进行"心得安运动试验"时ST段和T波恢复正常。心脏超声检查可排除心脏、大血管和瓣膜的结构异常。
(四)鉴别诊断: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需在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做出,诊断时宜慎重。应排除内分泌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及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或病毒性心肌炎等。冠心病患者的胸部不适常与活动或体力劳动有关,心得安试验阴性,运动试验阳性;心肌病患者心脏超声检查有阳性发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有上感病史,急性期血清心肌酶升高可供鉴别。
容易误诊的疾病
1.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多数有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史。心绞痛常发生在体力活动、运动或情绪激动过程时,疼痛部位较固定,多为胸骨后,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疼痛。如果仅从症状表现难以鉴别时,可作运动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典型表现有甲状腺肿大、颈部血管杂音、双手细颤动、突眼、怕热与消瘦等,鉴别不困难。不典型表现时与心脏神经官能症较难区别,测定血清T3、T4可做出诊断。
3.心肌炎:通常在起病前1~2周有明确感染(病毒或细菌)病史,典型表现有心脏扩大、心音减弱、奔马律、心电图P-R间期延长,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等。不典型或轻症者较难鉴别。病原学检查,例如血清病毒中和抗体滴定度,有辅助诊断价值。
4.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二尖瓣脱垂可以有很多症状酷似心脏神经官能症,而且在以往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中有一小部分是二尖瓣脱垂而被误诊。仔细听诊在二尖瓣脱垂常可听到收缩期喀喇音和收缩期杂音,而超声心动图检查常可做出确切的诊断。
5.嗜铬细胞瘤:一般有特征性的体征或实验室检查指标,鉴别并不困难。
(五) 临床治疗
首先医生和患者要正确认识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共同详细分析发病的因素,必要时进行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得安试验等检查,向患者仔细解释病情,让患者解除不必要的顾虑。一般不必卧床休息,应生活有规律,去除不良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力活动。减轻症状的药物包括小剂量的镇静剂,如安定,早上服用安定多可减轻白日的症状。β受体阻断剂对心率较快者有效,也可应用心得安10mg,3-4次/d,或倍他乐克12.5~25mg2次/d,有疗效后应维持治疗2-3个月以上再逐渐停药,否则症状易出现反复。
治疗原则
1.本症以心理治疗为主:①使患者了解本病的性质以解除其顾虑,使其相信并无器质性心血管病;②医护人员必须对病人有耐心,以获得他的信任和合作;③避免各种引起病情加重的因素;④鼓励病人进行体育锻炼;⑤鼓励患者自我调整心态,安排好作息时间,适量进行文娱、旅游。
2.给予药物对症治疗:①过度换气患者可辅导其采用腹式呼吸松弛疗法;②焦虑症状较明显患者可选用各种安定类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多虑平、百优解等;③失眠严重患者酌情使用咪达唑仑或佐匹克隆;绝经期妇女可以短阶段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④对有心率加快或高动力循环状态症状者,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
3.中药治疗:辨证论治该症多因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滞血瘀,心脉闭阻所致。症状以心悸、胸痛、胸闷气短为主,辨证可分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血瘀痰阻四型论治。
心虚胆怯除主症外伴有烦躁易怒,善惊易恐,寐少多梦,坐卧不安,脉虚弦。治以疏肝解郁,化瘀通络,养心安神。方用逍遥散、血府逐瘀汤合方加减调治。
心血不足除主要症状外同时伴有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倦怠乏力,寐差,动则心悸加重,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以健脾补血,养心安神,化瘀通络。方以归脾汤、血府逐瘀汤合方加减调治。
阴虚火旺心悸、胸闷、气短兼见头晕目眩,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治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化瘀通络。方以天王补心丹、血府逐瘀汤合方加减调治。
血瘀痰阻心悸兼见头晕目眩,寐差,胸痛胸闷较甚,或见胸中隐痛,呼吸不畅,痰粘不易咳出,脉弦细涩。治以活血化瘀,行气化痰,养心通络。方以失笑散、瓜蒌薤白半夏汤、血府逐瘀汤合方加减调治。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而造成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该病临床症状虽多,但理化检查常无特异性指标,且一般无器质性病变。中医理论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本病的形成多为气滞血瘀,闭阻心脉。精神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焦虑、情绪波动、过度劳累、强烈的精神刺激或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等均可诱发或者加重病情。因此,在应用行气解郁,活血化瘀通络兼益气、养血、舒肝、滋阴、化痰等法药物调治的同时,应避免精神因素的刺激。
(六) 预防措施
消除诱因,如忧虑、紧张、烦恼;纠正失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环境嘈杂不良因素的影响。一旦患了心脏神经官能症,不必过于紧张,更不需卧床休息,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二、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尽量做到劳逸结合;
三、避免过度紧张,不宜从事持续时间过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
四、严重失眠者可选用安定、利眠宁、健脑合剂、谷维素、多种维生素、心得安等,或者辨症选用中成药归脾汤、朱砂安神丸、黄连阿胶汤、交泰丸等,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七)预后
心脏神经官能症大多不是心脏器质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一般都能恢复,预后良好,但长期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你不要太担心,根据你所述的症状,有心悸、胸闷、呼吸不畅、多汗的症状,在休息或焦虑、紧张的情况下加重,思想与工作轻松时减轻,经心肺检查又无明确的器质性病变,所以多考虑为心血管功能紊乱的表现。
心血管功能紊乱的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觉胸闷、气短,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不畅,常有叹息样呼吸,长出气后自感舒适;有时还常伴有心悸、心前区刺痛,以及乏力、头晕、易汗、失眠等神经症状。症状多在精神因素,如紧张、焦虑时诱发或加重。患者常自觉症状明显,但心电图、心脏B超、胸部X线检查等,均无器质性病变发现。
另外,甲亢时,也可有心慌、心动过速、多汗的表现,但同时有喜冷怕热、多食消瘦等表现,必要时可做甲状腺功能检查。
心血管功能紊乱的治疗:
1、精神心理治疗:即调整心态、放松精神、消除顾虑,既然是神经功能性症状,就不必太担心,经过精神调理,增强体质、或必要的休息及药物治疗,会逐渐好转与治愈的。
2、体质锻炼:体育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调整大脑功能,另外,运动能明显改变人的情绪,坚持长期锻炼,能增强体质、心血管功能改善,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增强,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恢复。
3、药物辅助治疗:
1)有心悸、胸闷、易汗、喜长出气等β-受体高敏症状者,可用安定2.5mg、心得安10mg 口服(或氨酰心安12 .5~25mg 1~2次/日)。
2)抗脑衰胶囊,口服,一次5-6粒,一日3次,适宜神经衰弱患者服用。
3)刺五加 (益气、补肾、安神) 3# 3/日;
4)人参五味子冲剂 (治疗心悸、出汗等) 10毫升 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