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治疗近视眼的好处与副作用
在别的帖子上看到的你可以参考
在当前,我国近视眼发病率超过30%,而在中学生中,其发病率超过一半,而在大学生中的发病率竟高达74%!针对这一问题,出现了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方法:LASIK。LASIK激光手术作为最近风靡一时的治疗近视眼的方法,从1997年开展第一例LASIK手术以来,至今为止,全中国约有几百万例病人实施了这一手术。LASIK能在短时间内使患者提高了视力,从而吸引了成千上万迫切想要摘除眼镜的人。然而,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对这一手术一无所知的人,而在许多医院的眼科中心,为什么仍有那么多医生带着眼镜?为什么放着那么好的手术不做?一直在几个月前,我才弄明白这是个阴谋!近视手术是本世纪医学界最大的阴谋!
本人的一位朋友在2002年的3月在全国一家具有眼科特色的、非常有名的三级甲等医院实施了LASIK手术,在手术前,通过了医院的所有检查,且检查结果为一切正常,角膜地形图未发现任何异常,我那位朋友如愿地摘掉了那副850度的眼镜, 然而就在一个月前,我那位朋友发觉自己的视力竟大幅回退,且有大量不规则散光。后来到另一家医院检查,最后确诊为圆锥角膜。圆锥角膜的最终结果就是角膜移植,而角膜供体又十分紧张,我的那位朋友现在的感觉是生不如死。要知道我那位朋友只有30多岁啊,现在丈夫等着和她离婚。而她做手术前,我得知其在该三甲医院手术,当时也未表示任何异议。
作为一名医生,对于眼科知识略知一二,下面我就对于这一问题发表我个人的看法。首先,LASIK的原理是在角膜上130-160um(1um为1/1000毫米)处做一个瓣,相当于一个在角膜上的凹透镜,通过改变角膜基质的曲率,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然而,角膜基质不能无限制地切削,必须保留一定的安全厚度,一般公认为410um(至今还无确切的证据证明),或者说,角膜基质的厚度必须保留250以上 ,否则就会出现圆锥角膜。而一个正常人的角膜厚度约在500到600um之间 ,而每减少100度近视,按照6.5mm的切削直径(切削范围)要切削14um的深度,而按照6.0的切削直径,则每100度要切削12个单位,此外,散光所要切削的厚度和近视是一样的。所以,度数越深越容易发生危险。而由于410是个下限,近视加散光共600-800度左右的人一般切削好以后就濒临这个下限,很容易出现问题。
那么,LASIK致命的缺点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正常的角膜足能抵挡的住眼内压对于角膜的压力。而由于LASIK切削的是角膜组织,切削后的角膜组织无法抵挡得住眼内压对于角膜的压力,因而角膜会逐渐变尖,最终形成圆锥角膜,圆锥角膜的后果是使视力永远丧失。而一些医院为了获取暴利,没有将这一后果告知患者.另外,医院所说的激光手术不会致盲的观点是错误的,而圆锥角膜就可以被认为是间接的致盲。此外,一些医院认为保留410就是安全底线,那么请问有何依据?低于410会产生圆锥角膜,那么谁能保证那些角膜厚度濒临下限的人不会在10年左右时间内,角膜逐渐变形而产生圆锥角膜?又有哪位眼科权威人士能站出来保证那些因高度近视(600度以上)而需要切削较多角膜组织的人不会在15年或是20年后出现问题呢?
我们知道,一项医学技术从发明到适用于临床,必须经过一个观察期。LASIK技术在中国开始实行才不过仅仅8年不到时间,而中国的广大眼科医生却将其广泛适用于临床,他们明知道这一手术的危险性(稍微对于眼科有所了解的人都能理解,更何况是医生),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欺瞒广大患者,把广大患者的眼睛当作试验品,请问你们还是人吗?医生被称做是白医天使,你们的职责是救人,而不是为了瓜分一个市场而去把一项不成熟的技术用来害人!实行了LASIK后所产生的圆锥角膜目前在医学上被认为是绝症,最后只能用角膜移植来解决问题!每一例手术能为你们带来上千元的利润,而为了这些利润,你们竟然把广大的患者当实验品,隐瞒手术风险,而使广大的患者冒着在若干年后要成为盲人或准盲人的风险,你们心中何安!在几百万人的眼中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你们良心何存?!现在大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都出现了问题,请问你们那些不发达地区的小医院又拿什么担保手术的安全性呢?
任何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有良知的人,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道理的,请你转发到别的论坛,让更多的人了解事实的真相。广大患者尤其是青年朋友,如果你们不怕在若干年后正值事业颠峰且作为家庭鼎梁柱的你们成为一个盲人或准盲人这一事实,请你们大胆地去成为医生的实验品吧!
近视
类 别:眼科
概 述:
近视(眼科),眼球在调节静止的状态下,来自5米以外的平等光线经过眼的屈光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像,具有这种屈光状态的眼称为正视眼。其焦点落在视网膜前,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称为轴性近视。 对来自近处目标的分散光线却具有高度适应能力,只要目标向眼前移动到一定距离,就能获得清晰的视力。所以,近视眼看近距离目标清晰,看远模糊,以凹球面透镜可矫正。
症状表现:
1.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2.视疲劳;
3.可发生外隐斜或共转性外斜,斜视眼多为近视度数高的一眼;
4.高度近视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并发白内障而自觉眼前黑影飘动或视力下降;
5.低、中度者眼底一般无变化或呈豹纹状眼底,近视孤形斑,高度近视者视神经乳头颞侧或周围环状脉络膜萎缩,黄斑变性、出血、富克斯(Fuchs)斑,后巩膜葡萄肿,并易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
6.高度近视者因眼轴处长而稍突出,同时伴前房较深和瞳孔较大,且对光反向略迟钝;
7.用凹球面透镜能增进视力。
诊断依据:
1.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2.凹球面透镜矫正,使视力增进;
3.高度近视眼底检查可明确诊断,如高度近视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变性、混浊;
4.可伴有共转性外斜。
治 疗:
治疗原则
1.儿童、青少年均需散瞳验光,排除假性近视,并配戴合适的凹球面镜矫正;
2.高度近视除验光配镜外,也可用接触镜矫正;
3.高度近视有眼底病变者辅以药物治疗,必要时行后巩膜加固术;
4.20岁以上无禁忌症者可考虑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或镭射屈光性切除术。
用药原则
1.预防近视或治疗假性近视滴用托比卡胺滴眼液,每晚睡前滴双眼;
2.15岁以下散瞳验光前,滴托比卡胺滴眼液每10分钟1次,2小时内滴6—8次;
3.7岁以下儿童特别斜视性屈光不正散瞳验光时,一般用1%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让睫状肌充分麻痹,则验光准确;
4.青年及少数成年人散瞳验光用托比卡胺滴眼液即可。
预防常识:
近视眼关键以预防为主,为减少近视眼的发生发展,广大青少年应注意用眼卫生,注意采光照明设施;改善学习、工作环境条件,不要在弱光或阳光直射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或走路、乘车时看书;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市尺,连续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要休息或望远片刻:如在凉台上眺望远处树木。用眼卫生守则“二要、二不要”。写字方法要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这是指读书写字时胸部离桌子一拳;眼距离书本一尺;食指指端离笔尖一寸。写字时笔桿和练习簿纸面,应成60度角,从执笔写字着手,讲究姿势教育,“读必坐,写必正”。此外要坚持认真作眼保健操,每日作二次。
目前近视的最佳矫正方式就只有戴镜和手术就只有戴镜和手术,其他一些辅助治疗只能帮助缓解调节,并不能达到最终效果。
手术的术前检查很重要,只要检查通过就可以说手术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