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21个月,在11月23日晚吃了个螃蟹,24日上午9点多吐了一次,到下午2点左右又断续吐了4次,在下午3点半的时候带宝宝去医院输液,这时候宝宝连喝水都吐,什么东西都吃不了!25日26日又连续输液,宝宝已经不吐了,但是发烧一直在37度5左右,给上退烧栓就退,之后又会发烧,但是26日下午一直腹泻,到晚上超过10次以上,期间给宝宝贴过宝宝一帖灵,吃过思密达,止泻颗粒,鞣酸蛋白酵母散!晚上7点左右宝宝又发烧到37度5,给灌肠之后退了!
想问一下有什么好的方法?输液吃药都可以!
这个情况可能是由于吃螃蟹而引起的急性肠胃炎症状,应该属于食物中毒性的分类;如此之多的呕吐腹泻之后,在输液治疗的时候,除了要考虑消炎、止泻、止吐、退烧的用药,另外还必须考虑由于呕吐、腹泻而可能导致的身体失水现象,必须考虑可能因失水而引起的身体内电解质的平衡被破坏,所以,也必须考虑加用调节身体内电解质平衡的药品;否则,由于疾病而可能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肠痉挛(主要表现为腹痛)等现象,相对就难恢复正常。
建议输液治疗,宝宝可能是吃螃蟹引起的。没有什么特性药,输液补充液体避免脱水,过几天就会好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建议继续口服思密哒保护肠胃黏膜。
小儿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婴幼儿胃肠道功能比较差,对外界感染的抵抗力低,稍有不适就容易发病。
病因: ①肠道内的感染由细菌和病毒造成,特别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如果孩子有病而大量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还会造成霉菌对胃肠的侵犯。
②上呼吸道的炎症、肺炎、肾炎、中耳炎等胃肠道以外的疾病,可以由于发烧和细菌毒素的吸收而使消化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增加。
③不合理地喂养婴幼儿,孩子吃得过多,过少;或过早、过多吃淀粉类、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突然断奶等,都能引起孩子拉肚子。
④气候变化,如过冷使肠蠕动增加,过热使胃酸及消化酶减少分泌,也可以诱发急性胃肠炎。临床表现: 急性胃肠炎如果引起的是轻型腹泻,一般状况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为黄色或黄绿色,少量粘液或白色皂块,粪质不多,有时大便呈“蛋花汤样”。急性胃肠炎也可以引起较重的腹泻,每天大便数次至数十次。大量水样便,少量粘液,恶心呕吐,食欲低下,有时呕吐出咖啡样物。如出现低血钾,可有腹胀,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低烧或高烧,烦躁不安进而精神不振,意识朦胧,甚至昏迷。治疗:
小儿胃肠炎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就是说,急性胃肠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设法查出并及时消除这个病根子。孩子出现什么症状,就设法消除这个对身体有害的症状。如果是由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调整饮食并服用乳酶生、酵母片等;如果是由身体的其它疾病引起的,可选用抗生素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是由身体的其它疾病引起的,就积极治疗这个疾病;如果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的,就需请教医生,使抗生素的使用合理化。 孩子呕吐、腹泻失水过多,要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发高烧时,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缺钾补钾,缺钙补钙;有代谢性酸中毒或休克时,应及时送医院急救。
预防: 孩子的急性胃肠炎是很容易预防的,只要家长了解发病原因,合理调节孩子的饮食,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感染,就可以使自己的孩子不得这种病。
小儿胃肠炎的症状、护理及预防 胃肠炎属于食物中毒病症,是由于吃了被污染的食物而引起胃和肠的一种感染。本病发生在婴儿则是严重的,因为它可能迅速地造成婴儿脱水,但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却很少发生。
其症状: 1、孩子时常恶心并呕吐; 2、并伴有腹泻现象; 3、腹部绞痛; 4、提不起食欲; 5、孩子的体温升高。
护理应注意: 1、每天给孩子喝大约1-1.5升的水或其他饮料。葡萄糖饮料最好; 2、在停止呕吐前不要给孩子吃任何东西,呕吐停止后不能给孩子吃刺激性食物。喂食牛奶的婴儿则需要把牛奶稀释后才喂给孩子吃; 3、给孩子测量体温,如有升高,服用退烧药剂以降低体温; 4、患胃肠炎时,已经不用尿片的孩子可重新使用; 5、孩子大小便后或进食前要洗手。
预防: 胃肠炎属于食物中毒病症,是由于吃了被污染的食物而引起胃和肠的一种感染,其预防措施有: 1、如正处在婴儿人工喂养期间,所有餐具都要消毒; 2、配制好的食物要贮存在冰箱内,切勿把温热的食物存放在保温瓶中,因为细菌在温暖条件下易繁殖; 3、配制食物时要格外注意卫生; 4、任何煮过的食物在冰箱内贮存不得超过两日; 5、若重新加热时,确保要热得滚烫,可以消灭胃肠炎的致病病菌; 6、要在很热的水中清洗餐具,用餐纸擦干而不要用擦盘布去擦。
家庭治疗原则 对于轻症无脱水患儿可家庭治疗。①给患儿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可选用ORS液、糖盐水、米汤加盐溶液。配制方法:糖盐水:白开水500 mL+白糖10 g+细盐1.75 g,随时口服;米汤加盐溶液:米汤500 mL+细盐1.75 g,随时口服;ORS液:白开水1000 mL+氯化钠3.5 g+枸椽酸钠2.5 g+氯化钾1.5 g+葡萄糖20 g。②给患儿足够的饮食以防营养不良。让腹泻患儿禁食是有害的,只要有有食欲可鼓励其进食。③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腹泻次数和粪便量增加、频繁呕吐、明显口渴、不能正常饮食、发热及大便带血等症状,应找医生诊治。
轻中度脱水的治疗原则 对轻中度脱水,可用ORS液纠正脱水。纠正脱水的最初4小时ORS液用量=75 mL×体重(Kg)。4小时后再评估一下脱水症状,若脱水纠正,可回家采用家庭补液;若仍有些脱水,可再给1份ORS液纠正脱水。
重度脱水的治疗原则 对于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液尽快纠正。纠正重度脱水需液量按100 mL/Kg计算,第一阶段即第1小时20 mL/Kg选等张液(2:1液),第2阶段即第2~6小时选2/3张液(4:3:2液)或1/2张液(2:3:1液),同时注意补钾、补钙等。6小时后重新评估病情,选择继续补液或改口服ORS液。
对症处理 ①恶心、呕吐者,用胃肠动力药。例如多潘立酮(吗丁啉),0.3 mg/(kg次)3~4次/d。②腹痛明显者给抗胆碱能药物,以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可用硫酸阿托品,0.01 mg/(kg次)。③急性水样便者,尤其轮状病毒肠炎者可选用思密达。思密达主要成分是双八面体蒙脱石,是一种来自大自然的矿物质,其可以吸附病原体和毒素,改善肠细胞的吸收、分泌功能,提高黏液的质和量,因而能有效地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同时不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利用。对细胞性肠炎应用思密达也有效,如与抗生素伍用可显著提高疗效。 <1岁的患儿1/3袋/次,3次/d,餐前30分钟口服;1~2岁患儿半袋/次,3次/d;2~3岁患儿半袋/次,4次/d;>3岁患儿1袋/次,3次/d。
微生态调节剂 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的天然屏障,常用药物有米雅利桑爱儿A、妈咪爱、双歧杆菌等。要注意产品的质量,无活菌的制剂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