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诊断:L4/L5椎间盘膨出,右侧神经根受压.腰椎骨质未见明确异常.
腰椎间盘膨出是指纤维环没有完全破裂, 髓核从破损处凸出压迫神经根.您这种情况不是很严重,但要重视,不能任其发展,急性期应静养,待情况稳定后积极进行康复锻炼,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最有效的康复训练还是倒走,大夫们一般也常常向患者推荐,由于坚持倒走而摆脱腰痛等例子,不胜枚举。但倒走要注意安全,而且需长期坚持,建议可穿负跟鞋走路代替,“负跟”即鞋底的前面高于后面,穿上后正常行走就是在倒走,非常安全方便,也容易坚持,运动量得到保证,有助于腰痛病的康复。
注意事项:运动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前期不宜过大,循序渐进,一定要坚持!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开会、用电脑、开车、坐车......人们坐的时间越来越多;工作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一“多”一“少”,让不少人过早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腰突症到底有哪些表现?其治疗方法是不是真象一些广告上所说的那样?平常应如何预防?本刊特约请专家撰文为读者指点迷津。
某日,我在骨科门诊接待了一位四十多岁、知识分子模样的男性病人,他带着满脸痛苦的表情,歪着身子,一步一跛地走进诊室。当我为他做身体检查时,他忙着叙述道:
“我这右腿痛了半年多了,从右臀部一直到大腿小腿都痛,小腿和足背部有些麻木。如果休息几天,痛就减轻些,所以就没把这事当回事。昨天,我蹲在院子里修剪花草,突然站起来时,右腿痛一下子就变得剧烈。睡了一天,没见好转,所以就急忙到医院来了。”
经检查,发现病人右侧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已轻度萎缩,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的痛觉敏感度减弱,足趾向上翘起的力量也明显减弱。经CT扫描显示,该患者第4和第5 腰椎之间的椎间盘已明显向右后方突出,并对神经根造成严重压迫。显然,患者是得了腰突症。
“我腰部从没受过伤,也很少干力气活,怎么会得腰突症呢?既然是腰椎间盘突出,为什么腰一点都不痛,而腿却疼得厉害呢?”当我向患者下结论时,患者非常困惑地问道。
其实,这就是腰突症常用来迷惑、欺骗患者的“伎俩”。
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就是腰突症发出的警示信号。腰痛,是大多数腰突症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有时腰痛可以影响到臀部。但此时,由于症状较轻,很多人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坐骨神经痛是腰突症患者的典型症状,发生率约为97%左右。坐骨神经痛往往是呈“下腰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足部”的放射痛。很多病人乃至一些经验不足的医生,都认为这种腿痛可能是腿上的毛病,结果延误了病情。此外,很多病人在打喷嚏或咳嗽时,有由于增加腹压而使疼痛加剧的临床表现。
另外,有少数病人由于髓核脱出游离在椎管内,而椎管内有主管会阴部大小便的马尾神经,马尾神经受压迫,便可能出现大小便障碍,会阴部感觉减退或性功能障碍等。有的病人由于髓核压迫神经根时间过久,还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踝部及足趾运动功能障碍等。
认识腰突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教授 刘忠军
《家庭医药》2003年5月号
在腰腿痛病人中腰突症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它是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症。
人的脊椎由33节椎骨组成: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5节骶椎和4节尾椎。颈、胸、腰椎的椎骨之间都有椎间盘来连接,而骶椎和尾椎,在发育过程中已融合成一体,没有椎间盘。
椎间盘由外周坚韧的纤维环和被围于中央的胶冻样髓核组织所组成。正常情况下,椎间盘对脊椎既起连接和稳定作用,又有支持脊椎弯曲活动和缓冲脊柱压力的作用。
从原则上来说,每个椎间盘都有突出的可能,但尤以第4与第5腰椎之间,以及第5腰椎与第1骶椎最容易发生,发病率约占腰突症的90%~96%。
这是因为它们之间的椎间盘,靠近脊柱下端,平常承受的重力及活动范围均很大,所以出现损坏和髓核突出的机会就最多。
为什么会得腰突症呢?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年龄增大,二是外伤。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的主要成分即纤维环和髓核的含水量逐渐减少,髓核的张力下降,椎间盘变薄,髓核渐渐失去弹性,以至椎间盘结构松弛。此时在一些应力的作用下,髓核可顶起纤维环,即所谓的“膨出”或“突出”。
如果椎间盘遭受损伤,甚至破裂,纤维环会变得薄弱。轻者,髓核可“突出”;重者,髓核可沿着纤维环的破损处挤出,即所谓“疝出”或“脱出”。无论是“突出”还是“脱出”,椎间盘都有可能压迫行走于椎管内的神经而造成以上所述临床症状。
腰突症的发生无疑与腰部活动及年龄增大因素有关。但其诱因,却不只限于腰椎外伤或高强度腰部负重。因为在临床上,大多数腰突症患者并无明显受伤病史,不少的患者甚至是脑力劳动者。实际上,腰背部慢性劳损及腰椎周围肌肉力量的缺乏,才是腰突症最主要的帮凶。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开会、用电脑、开车、坐车......人们坐的时间越来越多,但工作节奏的加快,却使人们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一“多”一“少”,使得不少人过早出现腰肌劳损和腰椎“老化”。这就是腰突症患病率增高的直接原因,也是该病“年轻化”的直接原因。
●作者简介:
刘忠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重点研究脊柱创伤、畸形及肿瘤的临床诊治与脊髓损伤的实验等。近十几年发表专业论文近20篇,参与编写或编译脊柱外科专业著作5部,主译专著1部,完成脊髓损伤相关课题4项。
治疗办法多 选择当慎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教授 陈峥嵘
《家庭医药》2003年5月号
对于腰突症患者,最容易发生的事有两种情况:一是病情较轻时不投医,结果病情加重;二是病急时乱投医,结果花了钱反而延误了病情。所以,患者首先要走出这两种治疗误区,让病情得以及时正确诊治。
一般说来,腰突症的治疗可分为保守疗法(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初次发病的患者一旦明确诊断后,往往宜先采取保守治疗。
保守疗法
保守疗法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发病期间绝对卧床休息,待症状基本缓解后,方可戴腰带下地行走。在卧床休息期间,应作持续性骨盆牵引,如能坚持两周或更多时间,将会有很好效果。牵引重量应视个体差异而定,每侧宜在7~15公斤之间,每天牵引6~8个小时,期间可适当休息2~4次,放松一下。一些医院门诊有快速牵引一次几十分钟的,但效果是不大稳定的。
有的病人不愿手术,于是医师会采用静脉点滴甘露醇或激素治疗,其主要作用是消除炎症,消除水肿。这种方法可以暂时性减轻患者的痛苦,但从长远来说,是不可靠的。
也有的病人在急性发作期治疗时,医师建议作髓管封闭,也就是将带有麻醉药和激素的混合液,注射到病人的椎管内突出压迫神经的部位。这样,有时确实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也有好景不长需再次注射的病例。由于注射激素药物中有微细的粉末状颗粒,不易被吸收,反复注射会造成这些颗粒续集在神经根周围,引起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粘连本身也会刺激神经根。有些病人反复注射仍然无效,最后仍须做手术,这时粘连就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假如手术医师经验不足,往往会损伤神经,同时还可能产生手术并发症。
有的主张采用在椎间盘内注射化学溶解酶的方法,因这种方法有不彻底性和风险性,很少有医师愿意使用。这种药物在注射时,如漏到椎间盘外渗漏到椎管内,均会引起严重后果,可使正常的神经受损害,造成大小便失禁和双下肢瘫痪。因此,使用时必须慎重,手术医生的技术必须十分熟练方可考虑。
还有些病人也可尝试去做一些推拿和手法按摩,这也能起到缓解症状的目的,也有治愈的病例。但必须请专科推拿医师去治疗,具体的推拿应作几个疗程,推拿医师会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来处理的。
手术疗法
至于手术疗法,有微创手术治疗和一般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术两种。微创手术是在椎间盘镜下髓核切除术。这种手术在国内应用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且技术和器械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但这种微创手术有可能产生治疗不彻底和手术指征狭窄的不足之处,必需提高手术适应症的严格把关。
另一种方法是一般的椎管减压术。这类手术在市级区级医院是不成问题的,可以较为顺利地为病人解除痛苦。有些病人除了椎间盘突出外,还有腰椎不稳定,即腰部长期承受压力而引起腰椎退行性变,这时除了作髓核摘除减压外,还需作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腰椎几个节段的融合术。这种手术创伤较大,技术不熟练者会造成一些并发症。但如医院技术水平及医疗条件等均很规范的,则还是可以考虑的。
●作者简介:
陈峥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年,对腰椎病变、骨肿瘤及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出版及参与编写专著十余册,发表论文近百篇,申请获资助的基金共十余项。
预防腰突症4要点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教授 李康华
《家庭医药》2003年5月号
腰突症是青壮年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们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但是,只要我们注重预防保健工作,腰突症就会远离你。
1.加强锻炼,强身健体。
腰突症的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退变,腰部外伤和积累劳损。因此通过锻炼,骨骼和腰背肌就会坚强有力,神经系统反应就会敏捷,于是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动作才会准确、协调,腰椎才不易发生损伤;同时运动有利于减轻腰椎负荷,延缓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从而防止腰突症的发生。
锻炼的方式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如做广播操、健美操、打太极拳等各种体育活动均可。
2.保持正确的劳动姿势。
正确的姿势不但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能防止腰部肌肉劳损,延缓椎间盘退变,从而有效预防腰突症。
下面是几种有助于保护腰椎的常用姿势:
站立劳动者:髋、膝关节微屈,以15度左右为宜,自然收腹,双侧臀部肌肉向内收缩,使骨盆前倾,腰椎变直。
坐位工作者:调整坐椅的高度恰好使双膝关节能自由屈伸,上腰椎与靠背椅贴近,保持脊柱伸直。椅子坐板不能太窄,应能托住双侧大腿为宜。
因工作性质需要半弯腰的劳动者(如炊事员、理发师等):保持下腰部伸直,两足分开与肩平行,使重力落在双髋关节和双足上。弯腰搬重物时应先伸腰部,然后屈髋下蹲,再用力伸直髋、膝关节,挺腰将重物搬起;集体抬动重物时,要挺胸直腰,先屈髋下蹲,然后同时托起重物。
3.做好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经常弯腰劳动者或挑重物者,可用宽腰带加强腰部的稳定性。但宽腰带只能在劳动时应用,平时要解下,否则可导致腰部力量减弱,甚至腰肌萎缩,反而产生腰背痛。
无论什么劳动,什么职业,在某个固定姿势下,劳动时间都不要太久。特别是弯腰或反复扭转身体的工作,要定期更换姿势,使疲劳的肌肉得到休息。
汽车驾驶员长期在坐椅上承受颠簸、震动,久而久之,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增加,易引起椎间盘退变,导致椎间盘突出。所以驾驶员要有一个设计合理的坐椅,注意坐位的正确,避免或减少震动。驾驶期间要适当的让腰部活动和休息。
风寒湿的侵扰,可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小血管收缩和肌肉痉挛,引起腰腿痛。腰背肌肉持续性痉挛,可导致椎间盘内压力升高,诱发腰突症。因此,无论是在生产劳动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避免风寒湿的侵扰。
妇女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内分泌的改变,下腰部和骨盆的肌肉、关节囊及韧带松弛,下腰椎负荷增大,椎间盘内压升高,容易发生腰突症。因此,在妊娠期、哺乳期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4.戒烟。
吸烟过多也能发生腰背痛,这是因为烟叶中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血管收缩,血管壁缺血缺氧,椎间盘营养状况恶化,从而加速椎间盘退变。同时,吸烟可引起咳嗽,严重的咳嗽又会引起椎间盘内压力升高,促进椎间盘退变,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故应戒烟。
●作者简介:
李康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骨科研究室主任,湖南省医学会理事,湖南省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从事临床骨科工作近30年,发表论文60余篇,获各级科研成果6项,国家专利1项,主、参编著作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