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女生宿舍旁和一些主要通道的电线杆上,贴有一些招大学生做“陪聊”的宣传单。宣传单用具有诱惑力的语言,表示能帮大学生实现“愿望”。宣传单称可以为多才多艺的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学到校园学不到的东西,并且还能打好经济基础。
江苏徐州陪聊小姐在整“妆”待发(资料图片)
初探“陪聊俱乐部”
春节前夕,记者按照宣传单上所留的固定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拨打电话,一自称姓邓的男子听了记者简单的介绍后,表示非常欢迎记者加入他们的俱乐部,并要求记者于当天14时30分与他面谈。电话里,这位邓先生非常警惕,在简单介绍完“俱乐部”的一些情况后,他问了这么一句:“你们是不是记者?”并一再表示,他最讨厌记者来对他的俱乐部进行暗访。在记者一再表示自己是某高校中文专业的学生后,他才同意与记者面谈。
“我们是阳光产业”
面谈时,该男子不住地打量记者,非常警惕的样子。他一边表示很讨厌记者暗访,一边再三表示他们俱乐部绝对是阳光产业,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龌龊”。
“主要是陪名流和成功人士”
邓先生要求记者作一番自我介绍。记者表示,自己平常很喜欢旅游,并且喜好唱歌,另外还特别喜欢跟一些成功商业人士聊天,因为觉得跟成功人士聊天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但是苦于平常大都在学校内,没有多少机会认识外面的这些成功人士,这回看到该俱乐部的广告后,真是欣喜万分,没做多少考虑就来了。听完记者一番自我介绍后,邓先生表示俱乐部很欢迎记者这样的“人才”,并就该俱乐部做了一番详细介绍。
据邓先生介绍,这家“俱乐部”的老板是他的一个“友仔”,他只是帮这个友仔牵牵线。他同时表示,他的这个友仔以前曾经在南宁市开了一家健身健美俱乐部,并结识了很多社会名流和各界成功人士。在讲到这些名流和社会人士时,邓先生一再表示,这些名流和成功人士绝对是“高素质、十分信得过”的。
“俱乐部只招在校大学生”
谈到“俱乐部”如何保障陪聊者的人身安全时, 邓先生表示,俱乐部配有每一位成员的详细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详细到这些成员的出生年月和具体的手机号,而且还配有这些成员的身份证复印件和家庭、办公室的座机电话。除此之外,俱乐部还将对招进来的大学生进行业务培训,明确告诉她们“陪聊”时应该选择哪些地方,哪些地方不能去,“陪聊”、“陪游”时要注意哪些事项等。另外,俱乐部对于“陪游”的地点还有明确规定,这些地点主要以南宁市内市郊的景点为主,并且要求当天去当天回,不能在外住宿。
至于待遇,邓先生表示俱乐部“陪聊”的收费标准是30元/小时,俱乐部拿一半,“陪聊”者拿一半,顾客另外付的钱全部由“陪聊”者自行拥有。
除此之外,邓先生还一再强调,该俱乐部招收的对象只是在校的大学生,拒绝社会外界的人士参与。记者问为何只招在校大学生,邓先生表示,在校大学生的素质比较高,这与他们俱乐部的宗旨比较接近,相反,如果他们招收外面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士到俱乐部来,那么,俱乐部可能就会变质了。
“陪聊”可不对客户说真名
介绍完“俱乐部”的这些基本情况后,邓先生要求记者出示学生证、身份证等证件,并递过纸和笔,要求记者留下电话和邮箱。当记者表示出示这些证件可能会导致学校老师知道自己当“陪聊”的事时,邓先生表示,俱乐部绝对不会将记者相关的资料对外面任何一个人公开,甚至记者在日后的“陪聊”、“陪游”当中,也可以不对客户说真名。
各界人士谈“陪聊”
学生说法:千万别涉及色情
随后,记者就此赶到贴有宣传单的广西大学进行采访。 该校文传学院新闻专业大二(3)班的女生左同学表示她见过宣传单,但对此很反感,她表示,在她看来,“陪聊”本身就是一件有损大学生形象的事情,靠此赚钱很不光彩。
与左同学同班的女生莫同学则表示支持,她认为,若学生将此作为“第三产业”以完成学业可以接受。她说,主要问题是学生要自己把握好度,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该校土木工程学院路桥专业大四的男生黄同学对此现象表示接受,他认为人各有志,社会开放了,什么事情都会有,“陪聊”本身不是坏事,但是,如果涉及色情那就太可怕了。
老师说法:有点说不清道不明
广西大学心理咨询室的杨老师分析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该“俱乐部”大张旗鼓找高校学生做“陪聊”,是否真的冲着大学生文化素质高、有修养这一点还不能确定。
杨老师表示,学生有很多种赚钱的途径,最好不要参加这种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工作。
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的易老师则表示,大学生保护自己的能力还不够强,外面的社会比较复杂,任何人都不能保证另外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如何,所以学生最好还是别做这方面的尝试。
专家说法:不赞成大学生做“陪聊”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理康复中心的赵主任认为,现代的社会,人们的工作学习压力极大,很多需要宣泄的感情不知向谁倾诉。因此,“陪聊”这一行当也就形成了,可以说有人愿意找人说说话、解解闷,证明现代人更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但“陪聊”者如果没有经过一定的训练,就做起了开导人的工作,那么无形中可能会误导本来有前期心理疾病症状的人。“陪聊”如果界定在咨询的范畴,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与不严肃的事情。
赵主任还说,“陪聊”的出现,也证明了现今心理咨询员的缺乏。2003年广西首开心理咨询员的认证考试,已有人拿到资格认证书。今后将有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当社会上将看心理医生作为一种平常的事情时,那么“陪聊”会逐步消失。
对于招大学生为社会名流、商界顶尖人士做“陪聊”,赵主任觉得不足取。因为,大学生的阅历浅、心理还未成熟,贸然去做“陪聊”,只能是与别人解解闷,大家一起寻开心而已。所以,赵主任并不赞成大学生做“陪聊”。
律师说法:这样的“陪聊”不规范
一律师事务所的李律师说:“法律没有明令禁止‘陪聊’这一行为,只要是对社会没有危害的,都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这样的服务。在国外心理医生普遍存在,人们有什么解不开的结,都可找专业的医生进行引导。就现在中国人生活习惯与处世态度来看,中国人还不太喜欢看心理医生,因此‘陪聊’的出现也正好适应了现在的形势。”但他说,这张宣传单上所说的“本俱乐部的缔造者与许多社会名流、商界顶尖人物交往颇深”等宣传语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也没有哪个机构来约束这样的“俱乐部”,所以这样的“陪聊”不规范。如果有监督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管理,并做出好的引导,那么这样的“陪聊”行为才具备安全性与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