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英文缩写为HBsAg,曾称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又称肝炎相关抗原(HAA)。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最先出现的一项血清标志物。一般在乙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的潜伏期末,也就是说在乙型肝炎发病前的2~3周,或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10~60天,在感染者的血液中就可出现,发病时达高峰,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80%的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后4周内消失。如果发病后6个月还不消失,一般认为容易演变成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携带者。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后不会发病,医学上称无症状HBsAg(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如果这类人再感染甲、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时,单凭HBsAg阳性与否来诊断乙型肝炎,就有可能造成误诊。另有5%~10%的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以后,在发病早期就能清除HBsAg,在这种病人血清中,HBsAg检测是阴性的,而抗HBc·IgM阳性,如果单凭HBsAg阳性与否作出乙型肝炎的诊断,就有可能漏诊。由此可见,HBsAg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但不是惟一指标,应该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第二项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英文缩写为抗-HBs,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产生的最主要的保护性抗体,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是免疫力的指标。 一般在发病后6~12个月才出现,但也有少数病人可在发病较早期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出现,表明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可是,由于这种抗体出现较晚,故不能用作早期诊断。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可持续很久,因而几乎可终身免疫。少数病人在感染后能维持时间较短,或含量降低,所以测不出。重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还可阳转,却并不表示新感染。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且达到一定含量,可用来考核乙型肝炎疫苗的效果。如果两项同时是阳性的话 有两种可能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建议做DNA定量 确定一下
可能,乙肝病毒可以变异的。如果注射过乙肝疫苗,产生了抗体HBsAb,然后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就可以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机会很小,也有可能是检测错误。具体要看两对半其他的结果,并建议到权威医院复查。
有这种情况,但是属于少见模式。这是临床的亚型感染。因为感染了病毒的亚型,也就是变异了的病毒。所以已有的抗体不能与现在的抗原相抵抗。这种情况,还是应该按照乙肝病毒感染者来对待。
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