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年七岁半,小学三年级,作业较多。最近感觉视力不太好,并且在半个月前左眼长出一颗麦粒肿,现正治疗。请问,如何治疗和预防近视,在饮食上多吃些什么有利于视力?
近视治疗秘方,在晚上打开窗户,看几秒天空,立马眯上眼睛,躺到床上,不要打开眼睛,睡一觉起来后会觉得视力提高很多!原理是看天空时,眼睛处在望远状态,闭上眼还是处在望远状态既放松状态,睡觉时等于一直望远.甚至比望远更好,因为眼肌没有用劲.本人22,视力都能从0.2上升到0.7,大多数人都可以像我一样提高视力,希望看到我自创的的方法时,也将我的方法传播出去,造福社会!如果想加强效果,可以闭上眼后,对自己说眼睛很放松,眼痉挛消失,如此几次
人的眼球由儿童到发育期,最容易发生近视改变,学龄期如果不注意适当控制阅读时间、距离、照明度就容易患近视。因此在学龄期,老师和家长都要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1、姿势正确
2、眼与读物距离保持25~30cm左右
3、不在乘车、走路或卧床情况下看书,用眼1小时后应休息10分钟左右并远眺。
4、教室明亮,照明应无眩光或闪烁,黑板无反光,桌椅高度合适
5、勿在阳光下照射或暗光下阅读或写字。
6、定期检查视力,如有异常及时矫治。
7、如果发现孩子看远物不清楚,或喜欢眯着眼看,那就表示孩子可能有近视了,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如果检查结果只是调节痉挛(假性近视),就应该改变阅读习惯,注意用眼卫生,可以避免发展为真性近视。如果检查确定为真性近视,那就应该配戴适度的眼镜。
8、注意用眼卫生,如有沙眼及其他炎症应积极进行治疗。
9、坚持做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强眼睛的血液循环,改善视神经营养,消除眼内过度充血,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实践证明,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具有一定的意义。每天可做数次。
10、饮食结构合理。研究发现,饮食中增加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的供应,可是有遗传背景而发生近视的青少年减少或中止近视度数的增加,因此减少吃糖果和高糖食物,多吃胡萝卜、豆芽、橘子、广柑、红枣等蔬菜水果。多补充蛋白质、钙质、磷质对预防近视有益。
1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医疗体育有利于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进行全身系统、持续、定时、定量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和睫状肌的调节能力,利于近视眼的预防。但400度以上的中、高度近视的人,因随屈光度的增加适当减少活动强度,以减少眼部并发症。
12、劳逸结合,睡眠充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是消除视疲劳,恢复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读书写字做到"二要""六不要"。
"二要":要做到读书写字姿势端正,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面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连续写字、看书一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
"六不要":不要躺着看书、不要走路看书、不要乘车时看书、不要在直射阳光下看书、不要在暗弱的光线下看书、不要歪着头写字。
13、定期检查视力,发现减退及时矫正,防止近视加深。
预防近视,保护视力的各种措施似乎都是老生常谈,但实际却往往被少年人所忽视,现再强调以下几点:
1 提倡望远训练。少年眼球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力很强,每天可进行一定时间的望远训练。如清晨眺望远处的建筑物或树木,或在夜晚辨认天空的星斗,还可以在日常休息时对远处某一目标进行辨认,认真对待望远训练并持之以恒,对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是很有收益的。
2 读书写字时应坚持 " 二要 " 、 " 二不要 " 。 " 二要 " 是:①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与书本距离应为 30-35 厘米。②连续读书一小时左右,应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 二不要 " 是:①不要在光线暗弱和直射阳光下看书,不要边吃饭边看书。②不要躺在床上、走路时或在晃动的车厢内看书。
3 良好的家庭采光、照明。学生写字台要选择室内采光最好的地方安放,光线从左前方来,为防止阳光直射桌面造成眩眼,应备有能开启的窗帘。灯具的安装要合理。桌面照度最好在 80-100 勒克斯以上,如果有专供学习用的台灯则更好。
4 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 此外,如认真作眼保健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体格强壮,避免全身性疾病,都是有利于眼球的正常发育,保护视力的积极措施。
怎样做眼保健操
采取坐式或仰卧式均可,将两眼自然闭合。然后依次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要求取穴准确、手法轻缓,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1.揉天应穴:用双手大拇指轻轻揉按天应穴(眉头下面、眼眶外上角处)。
2.挤按睛明穴:用一只手的大拇指轻轻揉按睛明穴(鼻根部紧挨两眼内眦处)先向下按,然后又向上挤。
3.揉四白穴:用从手食指揉按面颊中央部的四白穴(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处)。
4.按太阳穴、轮刮眼眶:用从手拇指按压太阳穴(眉梢和外眼角的中间向后一横指处),然后用弯屈的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轻刮眼眶一圈,由内上->外上->外下->内下,使眼眶周围的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寥、球后、承泣等穴位受到按摩。对于假性近视、或预防近视眼度数的加深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