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丙基-β-环糊精是β-环糊精经羟烷基化的衍生物,其水溶性较好,对难溶于水的药物有较显著的增溶效果,国外已将其用于注射剂的增溶剂。该辅料已收载于欧洲药典(第四版)增补版。虽然羟丙基-β-环糊精本身的临床前安全性已具备了一定的试验基础,静脉制剂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其安全性了解并不深入,应继续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暴露其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而不应将之作为一种常规辅料广泛应用于注射剂中。
环糊精可以与适当大小和极性的物质形成包合物,达到增加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提高某些物质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实现液体物质粉末化等目的。在该类产品中,β-环糊精的应用最为广泛。β-环糊精可用于口服给药,因为其水溶性较低,非肠道给药可能造成肾脏损害、引起溶血及注射部位坏死等毒副反应,而无法满足静脉给药的需求。羟丙基-β-环糊精是β-环糊精上的羟基被取代的衍生物,具有水溶性大、肾毒性低、溶血作用小、安全性高等特点,而且安全数据收集比较广泛,毒副反应较少,是第一个可用于注射制剂的环糊精衍生物,并日益受到关注。
作为一种较新的药用辅料,羟丙基-β-环糊精由于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对难溶性药物良好的增溶效果,在我国得到了相当的重视。除了有大量的研究报道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地高辛口服液及羟丙基-β-环糊精(辅料)进行临床试验。此外,还有有关其增溶的青蒿素类静脉注射剂的报道。
虽然羟丙基-β-环糊精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增溶效果,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到目前为止仅批准了伊曲康唑注射液以及左炔诺孕酮长效皮下植入剂使用该辅料。国内有两家该辅料的生产商连同相对应的制剂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目前尚未批准生产。有资料显示,该辅料有一定的肾毒性和溶血性,也有致癌性,而且可能存在未知的更严重的毒副作用。
羟丙基-β-环糊精由于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变主药固有的药动学特性、组织分布特性等,可能导致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问题,所以不能作为普通的注射剂辅料使用,选择其作为粉针剂的增/助溶剂时应慎重。使用该增溶剂的具体品种如欲申请进行临床试验,需要提供充分的安全性依据;即使注射级羟丙基-β-环糊精获准上市,使用该增溶剂的注册分类5品种也可能因为上述原因而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根据实践经验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现有资料分析,使用羟丙基-β-环糊精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是制剂中羟丙基-β-环糊精的用量和浓度。用量过大,可能造成肾毒性等毒副反应,以该辅料作为增溶剂的药品不适合做成大容量注射液,可以考虑制成水针。其次是辅料来源问题。虽然国内已有注射级羟丙基-β-环糊精进入临床研究,但目前尚未批准生产,所以迄今为止,国内只有口服及外用级批准文号。第三是处方稀释后药物的行为——加水稀释是否会出现析出问题尚不确定。虽然有文献研究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本身在水中易溶,且形成的可溶复合物为AL型,即药物浓度与环糊精浓度成正比增加,但涉及到具体的品种时,结果可能有所不同。第四是包合方法。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很多,必须选择可以实现大生产的方法。在挥发油的环糊精包合工艺中,实验室有时采用磁力搅拌器进行包合,或采用超声法包合,这些方法在大生产中无法实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改用胶体磨或搅拌浆法等进行包合,实验室摸索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在中试时也需要重新优选,而不是直接套用实验室的条件。
目前,羟丙基-β-环糊精用于静脉给药制剂的相关研究非常活跃,但是上市的产品不多,这说明还存在许多问题待解决。如对羟丙基-β-环糊精及其包合物在体内的安全性了解尚不深入,无法准确预测其在体内的分布规律等。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当前的研究现状,在注册时要根据具体的品种、处方、适应证、用法用量、治疗周期等综合考虑,以保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充分利用其特殊的包合特性,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一多功能新型辅料,开发出疗效更好的静脉给药制剂。(李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