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孩子将整个大拇指放在嘴里,吸得啧啧响,我心里就害怕。”丁丁的爸爸说,一年前,一家人乔迁新居,丁丁的幼儿园也换了。不久,丁先生去幼儿园接儿子时,发现丁丁不跟别的小朋友玩,而是躲在一旁啃手指头!他为此打了一顿儿子,呵斥他今后不许再啃手指头。
然而,打骂无济于事。丁丁啃手指头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为了让孩子戒“瘾”,他使尽各种招数,把辣椒油、芥末等擦在丁丁手上。“没想到,他会跑到水龙头边用水冲或者用毛巾擦掉”。
戒瘾宣告失败
“半年多过去了,丁丁的两只大拇指各长出一块厚厚的茧子。丁先生回忆说,有好几次儿子啃手指啃到破皮出血,他只好给孩子买创可贴。然而,奇怪的是,这一无意之举似乎有点奏效。
“孩子可能觉得创可贴不好吃,结果不再啃手指。”为了使孩子戒掉坏习惯,一连三四个月,丁先生每天都给孩子两只大拇指上贴“创可贴”,用了几百块“创可贴”后,丁先生以为孩子彻底戒掉坏习惯,便不再贴创可贴了。
没料到,就在撕开创可贴的次日,丁丁的老毛病又犯了。丁先生说,无奈之下,他只好继续给孩子手上贴创可贴。然而,创可贴也失去作用了,孩子连创可贴也啃,创可贴戒瘾宣告失败。
“脱敏法”管用
沈阳解放军四六三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王洪认为,丁丁的行为是一种“分离性焦虑”,属于心理疾病,这跟孩子换幼儿园后心理不适有很大关系,尤其是父母只关注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心理不够关注,忽略其情绪而导致的。
王洪建议,作为父母,应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心理情况,而不必对孩子的行为过分恐惧,要理解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行为背后的性质。她提出让丁先生和妻子达成一致,采取“心理脱敏法”治疗。
丁先生夫妇与孩子达成协议:每天放学后的20分钟定为啃手指头时间,丁丁可以自由地在家中任何地方啃手指头,但其他时间就不许了。最初几天,一回家,丁丁就在客厅里迫不及待地啃手指头,当着家人的面,他使出吃奶的劲儿,啃得啧啧有声……有一天他啃着啃着,看看父母,忽然脸一红,“扑哧”一声笑了,丁先生夫妇也笑了。之后,丁丁再也不啃手指了。(唐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