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产手机现状极不乐观,但刘志军带领的联想团队向一线品牌叫板的征程开始了。 在本次2006年联想手机战略发布会上,本报记者对联想移动总经理刘志军进行了专访。
《重庆晨报》:在您看来,2006年中国手机市场有什么特点?
刘志军:目前的手机市场是一个竞争过度而且很不成熟的市场。现在市场上有70多个厂商有手机生产牌照,但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联想四大手机厂商的份额已经超过了50%%。而且2006年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第一阵营聚集,这种特点将在未来一两年内表现得更加强烈。同时,新技术、新应用热潮的兴起,使得产品开发周期将越来越短。
《重庆晨报》:您怎样理解目前国产手机现状?
刘志军:市场起落是一个必然规律,无论美国、欧洲、还是日、韩,其本土品牌都在本国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在中国,越来越开放的产业技术环境,国内大量优秀专业人才的积累以及更加适合中国市场环境的管理模式都将成为本土手机品牌的优势,我相信中国市场一定能够培育出强大的国际性的本土手机品牌。
《重庆晨报》:有人说手机定制是国产手机的重要出路,您如何理解?
刘志军:手机定制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之一,但是对于终端厂商而言,要求综合实力领先,只抓住一个市场机会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运营商定制对于产业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手机定制有助于新技术、新应用在兴起之初的规范和统一。从增值服务角度看,手机定制有助于新应用的迅速普及。
《重庆晨报》: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巨头对低端市场不断投入,联想如何看待低端市场?
刘志军:一方面,联想手机会针对低价市场的需求,推出相应产品;另一方面,手机市场层次丰富,消费者需求差异化,低价手机只是手机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使在低端市场,联想移动并不追求最简单、价格最便宜的手机,而是希望赋予低价位手机更多的功能、更易用的用户感受。
作者:杨昕华摘自: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