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险矿工有望搭上“生命小屋”
1月13日,记者从中国刑警学院得知:该学院赵成文教授发明的火红颜色的“生命小屋”———井下救生红匣子,经过国家专利局的审查,已批准授予实用新型专利。
个别煤矿因忽视安全生产,时常发生矿难,这让中国刑警学院的赵成文教授一直在思索:如果矿工在井下发生意外时有一个避难的地方,将大大避免死伤。 r> 赵成文教授与助手们开始了查资料、做模型、实验等一系列繁杂的工作。几年之后,井下救生红匣子有了雏形:在井下设置一个能装人的匣子,它会在矿难发生时,把人保护起来,地面上的人就有时间来抢救他们。在总计进行了100余次实验后,红匣子终于诞生了:其外表用朱红色的荧光漆涂染,不仅醒目,而且反光性强,便于寻找。
赵教授告诉记者:红匣子可置于矿井主要通道两侧的猫耳洞中,当事故发生时,矿工们可以躲进备用的红匣子中。红匣子小的可装3 5人,大的可装10 20人,它具有防爆的特种玻璃可视窗,外部有牵引钩环,下面设有四个轨、地两用轮。在红匣子里,可以安装无线电话或手动信号牵引绳,里面有监控用广角摄像头,还有照明灯、电池灯、手电及备用电池,食品、矿泉水,防爆、防泄氧气瓶、防护服、报警发声器、常规伤病抢救器材和药品等物。
赵教授告诉记者,2006年1月5日,他正式接到国家专利局的通知:已批准他的专利申请。目前,已有山西、江苏、安徽、陕西矿务部门同他接触,要购买他的这项专利产品,2006年底可投入矿井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