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污染的氢能源动力
在能源与动力科技的中长期规划中,最受关注的是氢燃料电池(Hydrogen Fuel Cell)技术。这是一种完全清洁的能源动力,以氢氧化学交换产生电流,从而驱动汽车行驶。
目前,丰田、本田、戴-克以及通用汽车等大的厂商都在积极地推动该技术的研发与投入使用。
从整个行业来看,不管是去年东京车展中登场的奔驰F600 Hygenus、本田FCX,还是通用汽车的氢动3号和Sequel概念车(见图2),这些代表性产品的面世都在传达一个强烈的讯号——氢燃料电池动力(Fuel Cell)是未来汽车的理想模型,因此众企业都在争先赶上这一未来十年内的主流趋势。
据号称世界氢动力第一人的通用汽车公司研发及战略规划副总裁波立达预测,氢动力技术到2010年可以完全成熟,耐久性会满足要求,不仅性能上不输于传统发动机,成本也会大幅度下降,2015年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据悉,为赢得“氢经济”时代的制高点,西欧和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大力投资进行氢能源制取和应用研究。美国已经斥资12亿美元用于“氢能和燃料电池研发计划”,日本则已经排出了从2002年到2010年期间的具体研发计划。1月15日,中国也宣布同济大学承担的“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燃料电池项目已通过科技部专家组验收,氢动力整车即将进入试用阶段。
整车改进:减轻重量、增大空间主导技术:线传操控、伺服电机
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出现,汽车的控制和传动系统都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动力系统的变化。现阶段,汽车主要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改进:一是减轻自身重量;二是最大限度地增大乘员和货物可使用的空间;三是减低排放和污染。而氢动能+线传操控(Drive by wire)+伺服电机(Motor-in-wheel )正是实现这三点改进的最佳组合。其中,线传操控和伺服电机技术集中体现了未来汽车电气化的趋势。
线传操控技术也是从航天科技中引入的,其核心是智能机电传动装置,以电线和制动器来代替机械及液压系统。线传系统把来自驾驶员的命令(例如踩下刹车踏板或转动方向盘)转变为信号,用于驱动电机进行所需的操作。同时该系统也通过电子信号向司机提供动态的反馈信息。而车轮电动机则取代了原有的传动装置,将动力直接作用于车轮,从而大幅减轻了汽车的负荷,同时提高了汽车的空间利用率。
从目前来看,线传操控技术至少具有四方面的优点:第一,方向盘转向柱和脚踏板取消后,为汽车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车舱内空间;第二,省却机械和液压连接装置减轻了车身重量并简化了维护工作;第三,线控系统无须使用液压液体进行转向和制动,使得汽车更为环保;第四,由于通过软件确定汽车的驾驶特性,如刹车、拐弯和加速,驾驶调整就如同启动新程序一样简单便捷(见图3)。
操控改进:拒绝孤独、快乐驾驶主导技术:信息、通讯、数码电子
汽车的信息化主要指运用传感、通信、导航等技术为行驶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信息服务。
目前行业内的汽车信息化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远程安全通信服务领域,其基本模式是汽车-服务中心的信息沟通及提供多项服务。加载了信息系统的车辆,借助卫星定位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可以从服务中心获得各项安全信息以及道路信息的支持,也可在故障或事故等特殊情况下呼叫服务中心以获得道路支援与紧急救援。
现在世界上各大汽车厂商都有产品装载了这种系统,并且各国的汽车工业都在加紧这类服务项目的开发。在美国,汽车安全与通信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以该行业内的领导者——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OnStar系统为例,该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导航、安全警报、远程解锁、汽车诊断等服务,用户也可以通过免提呼叫联系服务中心以获得拖吊、急救等帮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项被称为远程汽车诊断的服务项目。它通过安装在汽车不同部位上的传感器,将机器和部件的运行情况通过卫星发送到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每月将检测到的车辆的故障、隐患和诸如是否该换机油了等提示性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车主(见图4),使车主不必担心自己的爱车带“病”行驶或延误保养。这项服务自2005年9月面世以来已经拥有了超过43万的用户。
OnStar在将科技与汽车产品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仅为那些能给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创新成果敞开了大门,同时也为自己增加了400万付费用户,并大大拓展了自己的业务。
远程通信是汽车信息化领域内业已成熟的技术,也是比较基础的层次。未来汽车的信息技术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沟通的模式也由原先的“汽车-服务中心”演进为“车与车”以及“车与路”的交互。通过配备天线、计算机芯片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车载通讯设备,汽车就可以敏锐感知一定距离内其他车辆的所在位置,同时也能通知附近其他车辆自己的位移方向。同时,车上的传感装置还可以与道路边的信号装置交换信息,帮助驾驶者“眼观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