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他--欧洲汽车营销的瓶颈
欧洲汽车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1999年末,欧盟委员会强制取消了主要是针对日本汽车厂商的贸易壁垒。这些贸易壁垒主要是自愿配额制和排他经销商体系(这种情况下,意味着经销商不能经营竞争品牌,这样外来市场进入者不得不从零开始发展他们自己的经销系统)。而从这些保护主义规则中受益最大的是意大利和法国,在这两个国家汽车是国家的领头行业之一,其中意大利菲亚特的销售收入占该国GNP的4%。
尽管贸易壁垒已经取消,但目前欧洲汽车厂商依然使用传统的选择性排他性经销体系来进行汽车的销售。通过选择性排他性经销体系,汽车厂商可以使用一些定性的与定量的标准来选择并维护其经销商。而汽车的分销和服务合同则可以将选择性和排他性分销结合起来。这两种分销方式的结合使得汽车厂商可以对其经销商提出较高的质量标准要求,但可以不向符合这些标准的新经销商供货。厂商也可以通过限制向独立转销商销货而限定其经销网络范围。
虽然汽车厂商可以向最终消费者、中介或网络中的其他经销商供货。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什么其他汽车购买渠道可以替代经销商网络,这是因为汽车厂商都在通过其经销商网络使消费者相信他们的产品能够最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其产品与服务能够被充分信赖。
因此,厂商对于经销商的选择首先会基于一些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定性标准,如是否有能力达到最低的产品销售和服务标准。经销商必须能够提供厂商的全系列产品,以保证用户能有最佳选择。在经销体系中普遍采用的质量标准可以增强品牌间的竞争。
此外,研究表明现在品牌的作用非常重要,厂商现在都在更多地针对品牌的价值而不是单一的产品或服务开展竞争。因此,经销与服务体系的表现已经成为在客户头脑中树立品牌价值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目前,大多数欧洲汽车经销商都只销售某一厂商的产品,尽管这些产品的品牌可能不同。如果经销商要销售多个厂商的产品,他就必须在不同地点设立由不同的管理者经营的多个独立销售实体。事实上,有关法律规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多品牌销售。
由于欧盟范围内经销商的选择和地理范围的排他性,新的经销商有可能会找不到愿意提供新车给他们的厂商。并且,新的汽车厂商也会在市场进入方面遇到更大的困难:经销商因被与其现有供货商的排他条款所束缚而无法经销新的产品。
但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与欧盟在选择性排他性经销体系方面立法的变化,相信未来几年中欧洲的汽车销售市场会出现一些较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