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欧洲游的价格在万元左右,但加上夏令营三个字,价格就升到2至3万元。花上万元到国外转一圈,真能快速提高口语水平么——
夏令营频现万元天价
2.448万元的英国16日夏令营、1.85万元的澳新14日修学游、1.75万元的法意瑞11日亲子游……不要以为这是成人的旅游报价。事实上,这些万元以上的旅游线路都是今年学生夏令营的主打产品。
英国贵族修学游、日本暑期动漫行、澳洲趣味英文修学团……如今,以出国为噱头的修学夏令营成为北京夏令营的主攻方向,参观知名学府、了解外国风情、快速提高口语水平则是推销这类夏令营叫得最响的口号。由于利润可观,许多旅行社都把目光瞄准了这块市场。
记者从中国国际旅行社、神州国旅等经营出境游业务的旅行社了解到,今年出境修学游的路线主要有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价格大多在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万到3万元。如中旅总社推出的英国16日修学游价格高达2.448万元,澳新14日修学游为1.85万元。经典线路澳洲12天修学游,港中旅报价为1.61万元,中青旅报价1.68万元。同时还有美国宇航游、日本动漫游、“酷夏德国行”足球夏令营、德国音乐夏令营、韩流明星夏令营等系列高端产品投放暑期市场。
记者发现,不独北京,全国其他省市也纷纷推出了这种万元以上的出国夏令营。澳洲、英国是今年上海出境游市场上最受学生欢迎的游学线路。上海国旅出境部总经理张惠珠表示,欧洲系列国夏令营活动和欧洲小记者团已经客满成团,而专门为亲子游设计的“妈咪宝贝游澳洲活动”刚刚推出也报名火热。据了解,英国修学游线路报价都在1.6万元以上,澳洲修学游报价1.4万元以上,近年来新兴起的新加坡游学线路也在6000元至7000元不等。上海青旅更是把为期21天的澳大利亚修学游线定价至2.45万元高价。在武汉市,英国修学10日游的报价高达2.05万元/人,活动内容包括在著名的剑桥大学城居住、生活,参加英语写作、口语等各项培训,此外还有报价为1.75万元/人的法意瑞11日亲子游。
价格高 备受质疑
在出国夏令营的目的地国家中,澳大利亚和英国是最受欢迎的,旅游景观、英语氛围、安全因素都是父母和学生考虑的重点。记者发现,尽管目的地各不相同,但各地出国夏令营的价格普遍都在万元以上,尤其是时间在3周左右的修学游,报价多在2.5万元以上,这些价格包括学费、寄宿家庭住宿费、餐费、行程所列的景点门票费等。
尽管价格不菲,但在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出国见见世面等动人的宣传下,很多家长还是给孩子报了名。那么出国夏令营究竟效果如何呢?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一位去年参加过澳洲修学游的女生坦言,由于时间太短,英语交流和表达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同行的一位姓王的学生也说,他也打算通过修学游提高英语水平,但大家英语程度参差不齐,英语学习安排很浅,惟一的收获就是对当地的人文环境有了点了解。不少家长也认为如此昂贵的夏令营有些华而不实。一位高中生的母亲告诉记者,孩子去年暑假参加了一次欧洲修学游,回来后只对游玩的景点有印象,并没有提英语练习的事,惟一的变化是英语课上回答问题要积极点了。“2万多的旅游费用就换来这点效果,我觉得不太值。”
除了“修学”的效果遭到质疑,很多家长对高昂的费用也感到“偏贵”。因为出国夏令营的学员们往往入住当地家庭或学校宿舍,住宿成本并不高,但出国夏令营的价格却比同一线路的普通旅游报价要高,甚至翻倍。比如,一般的欧洲旅游团的价格只是1万元左右,但加上“夏令营”3个字,价格就上升至2万元至3万元。家长们认为,旅行社的组团成本应该不会很高,他们很可能是看到家长舍得为孩子花钱,才“故意”提高价格,牟取暴利。
功利化 趋向堪忧
神州国际旅行社留学部的崔鹏飞告诉记者,修学夏令营一直是寒暑假市场的热点,以学生家长为主要消费群的“修学旅游经济”已悄然兴起,全程英文交流、入住当地家庭或学校宿舍、练习口语等特点是吸引家长前往报名的主要原因。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秘书长吕文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天价夏令营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但天价的背后是不是有实效还要冷静看待。他指出,部分修学游路线在设置上偏重“游”而轻“学”,学生们自控能力不强,很难真正提高英语水平。高价夏令营的泛滥,容易在孩子心中造成攀比心理。此外,还可能使一些口语不好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崔鹏飞坦言,修学游的主要目的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如果仅仅为了学习英语或者是考察学校往往收效不大。因为英语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且考察学校数量少,时间短,一般只考察1到2所大学,时间大概只占旅游全程的10%。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对夏令营过度商业化的问题不无担忧。他认为,夏令营是一种开放式教育,学生在夏令营中体验成功、失败,学会与人沟通和生存技能是这类活动的主要功能,但这种探险、野营类的夏令营正在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各种名目繁多的夏令营正在走向功利化,并不断异化夏令营的本质。目前越来越多的非教育机构举办夏令营,但在管理上还没有统一的准入和管理标准,势必造成市场的混乱。因此,夏令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应该严于旅游行业,政府部门应该承担其夏令营资质授予与培训的重任。 (记者杨 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