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林志芳)“店里的服务员只能进行一般的英语交流,碰到讲韩语、德语的外宾就没办法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到店的顾客离开。”昨日,新华下路一高档餐厅负责人杨先生向记者吐露了自己的苦恼。
杨先生说,该酒店的古典瓷器、字画吸引了很多的外宾,占到顾客总数的10%
。虽然酒店菜单都标注了英文,服务员也可用简单的英语交流,但对于法国、日本、韩国,甚至一些葡萄牙、巴基斯坦的顾客,却毫无办法。
杨先生的苦恼在武汉其他一些高档餐厅普遍存在。
水果湖一餐厅负责人说,店内的服务员只能进行英语交流,虽然一些零散的外宾也能用中文交流,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存在交流障碍的顾客,造成顾客的流失。
据了解,星级酒店接待的多是固定的客户群,针对客户群再配备相应的翻译;西餐厅吸纳的客户是同一种饮食风格的顾客,只需要一种语言的翻译。而高档餐厅面对的语言沟通难度就比较大了。
湖北经济学院餐饮专家陈才胜说,把每一个语种的翻译备齐会造成很大的成本负担,也不现实。
陈才胜认为,类似的餐厅应对酒店员工进行简单的培训,做到基本交流无障碍。
此外,餐厅要有其他语种的备用菜单,这些可以借助与酒店有业务关系的外宾或翻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