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报》近日披露了台湾当局30年前秘密偷运核原料的内幕,“中山科学研究院”(简称“中科院”)再次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这个台湾最高军事科研机构,现在是不是还有着极高的地位与功能?它还能不能研制核武器呢?
受到大陆试爆原子弹的刺激
对很多人来说,台湾“中科院”是一个相当神秘的地方。它位于桃园县龙潭乡佳安村6邻中正路佳安段481号,1969年7月成立。本来,台湾已习惯于在军事上依赖美国的各种技术援助,但1964年10月大陆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使台当局极为震惊。蒋介石下决心发展军事科研。1965年,他亲自任命“国防部次长”唐君铂上将负责筹建“中科院”,并拨出1.4亿美元,全力进行台湾核武器及陆海空三军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经过4年的筹备,“中科院”正式成立。
在“中科院”选址过程中,还有一段小插曲。蒋介石原本希望把“中科院”设在台北市内,但负责组建的唐君铂却看中了距离台北市西南40多公里的桃园县龙潭乡,认为此处人口不是非常密集,利于保密,也便于试验失败时进行人口疏散和封锁消息。同时,龙潭的名字还暗含“中科院”吸取各方精华,是卧虎藏龙之地。在唐君铂的反复劝说下,蒋介石只好同意,从此“中科院”就一直在此地扎根,几十年没有挪窝,现任“院长”为海军中将龚家政。
聚集岛内科技精英
据了解,“中科院”占地300多公顷,分为专业机构和幕僚机构两大部分。专业机构包括6大研究所和4个中心,6大研究所分别为航空研究所、导弹 火箭研究所、资讯通信研究所、化学研究所、材料光电研究所和电子系统研究所;4个中心分别为系统发展中心、系统维护中心、系统制造中心和资讯管理中心。同时,“中科院”还在屏东县恒春九鹏(台湾岛最南端)建立了新武器试验基地。
作为台军科研重镇,“中科院”聚集了岛内大量科技精英。该院有科研人员6300人,技术人员8500人,其中军职占1/3,文职占2/3,基本上都是从台湾大学、新竹 清华大学、成功大学和交通大学等重点研究所里招收,相当一部分是“国防奖学金”获得者。台当局为了强制科技人员为军队服务,规定获得该奖学金的研究生毕业后必须到“中科院”服务4年。在这种情况下,“中科院”可谓人才济济,拥有博士学位者1600多人,硕士学位者9000多人。每年当局为维持全院正常运作和公开研究所拨的经费就在100亿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以上。不过,台当局为了严格保密,一直不允许“中科院”人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994年,该院为了落实李登辉借民生产业技术的发展,支持军品开发的政策,才有一些论文公开发表。
研制核武器内幕被曝光
多年来,“中科院”为台军研制生产了大量武器装备。不过,为了保密,该院对外仅透露“经国号”战机、各型地对空及空对空导弹武器系统、各式雷达、指管通情与信息防护系统等由其研发,其中以“经国号”战机最为有名。美台“断交”后,蒋经国指示“中科院”研发自己的战斗机。20世纪80年代,编号10001的第一架先导机在台中清泉岗基地展示,正式命名为“经国号”战机。1994年12月,第一个“经国号”战斗机中队正式成军。
相关资料显示,“中科院”的研发还远不止于此,台军曾经企图研制的核武器就是由“中科院”牵头的。1988年,隶属于“中科院”的台湾核能研究所副所长张宪义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协助下,叛逃到美国,将其掌握的台湾研制核武器内幕全盘托出。原来,“中科院”成立之初,就在加拿大核能公司的帮助下兴建了“台湾研究反应器”,同时修建了一家加工天然铀的工厂和一个钚化学实验室。美国中情局的一份解密文件也称,“60年代中期到1973年,台湾官员曾秘密到西德,企图获得西门子公司的反应堆及核燃料再处理设备,为中科院提供用以提炼制造核武器的铀”。
人才流失相当严重
近年来,“中科院”有了很大变化。1994年,该院进行了一次重大改组,当时李登辉已经初步掌握政权,但对军方的控制还未能得心应手,所以将目标对准“中科院”。表面上是借民生产业技术的发展,支持军品开发,实际上是让“中科院”的研发过程可以被军方以外的机构监督。像“经国号”战机研制成功后,全部转到了另外成立的汉翔公司来从事制造保养等工作。曾是“中科院”最重要研究机构的核能所,也在“张宪义叛逃”后分散隐藏在其他研究所内,以掩人耳目。现在的“中科院”只是“国防部军备局”下属单位,“院长”为中将,与当年直属“参谋本部”、负责人必须是上将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这导致科研人员严重流失,据岛内媒体报道,“中科院”人才近年来纷纷跑到韩国,帮助其发展自制战机。(本报特约记者李辉 本报台北特约撰稿人司马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