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战是目前最目前军事上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此累作战往往意味着步兵在极近距离的残酷消耗战,对功守双方都产生重大伤亡。城市战对于攻击方来说尤为不利,以伊战为例,美军若是在野战中对阵装备训练都很差的伊军可谓摧枯拉朽,但在最初的几个顽强抵抗的小城镇却被阻挡了很多天的时间,并且这些小城镇不可能有大量军队防守。军力差距如此悬殊尚且如此,若守方拥有良好的训练及步兵装备,埋伏大量狙击手及反坦克小组,那攻击方伤亡就会十分巨大了,俄军在车臣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况。
如果要功略敌国,城市战往往无法避免。而目前的城市战支援,即使是美军也不过是用坦克及步兵战车配合步兵进行攻击,武装直升机及炮兵进行远距离火力支援,但对付伊军及民兵或许有效,若对付指挥有方、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熟悉地形的军队防守,恐怕付出重大代价也在所难免。他们的坦克和装甲战车横行无忌,不过是因为对手只有古老的RPG-7火箭弹而已。如果装备有新型反坦克导弹/火箭弹和肩射对空导弹,结果又将如何?将来我军攻打台湾就有可能遇到这种棘手问题,如何避免重大伤亡及消耗战使战事拖长?
以坦克及步兵战车作为步兵的近距离火力支援有较多局限性。首先,坦克炮是一种直射武器所以仰角有限,而目前现代城市中高楼大厦比比皆是。坦克炮的威力也过大而载弹量有限,120/125的口径是用来攻击对方装备复合装甲的坦克的,但城市中最多也不过是钢筋混凝*事而已,如此口径颇为浪费。而城市战的支援需要大量的炮弹,坦克也可能过不了多久就打光了弹药,在前线补给弹药十分危险,若回到后方补给过于耗时并可能使步兵失去保护,不然就要把坦克分成两队轮流交替,战力减少一半。并且坦克是以正面野战来设计的,正面防御强,但侧面、后部及顶部防御较弱甚至极弱,而城市战的地形复杂及敌人位置的不确定性使得战车非常可能受到包括顶部、底部的全向攻击。坦克的高机动性在城市中也毫无用武之地,高功率的发动机和大载油量的空间本可以用来存放更多的炮弹。步兵战车在城市战的最大缺点就是防御薄弱,不管哪个方向都无法承受现代反坦克武器的攻击。而且某些步战的火力过于单薄,25/30毫米口径要彻底摧毁某些钢筋混凝土厚度较大的坚固工事可能有些力不从心。
综上所述,现在城市战使用的重武器的重重局限性,使我认为研制装备专用城市战支援武器非常有必要。
我所设想的重型步兵火力支援车的性能如下:
1.防护放在最高的位置,并且是360度加顶底的全方位防护。前方侧面及炮塔必须能够有效防护现代反坦克导弹,顶部尾部可防护炸药包及反坦克火箭弹的攻击,底部可防反坦克地雷。装甲采用反应式及模块化复合装甲,方便及时更换。使用主动防护系统,及各种干扰装置。
2.主火力使用中口径火炮,在50-76毫米左右,有较高仰角,载弹量大大高于坦克;次火力使用80毫米左右迫击炮,25/30毫米机关炮,12.7毫米机抢,载弹量大;配备2-4枚待发反坦克导弹,及4枚以上备用弹,对付可能出现的埋伏在城市中的敌坦克,或用于摧毁主炮无法摧毁的最坚固工事。
3.载弹舱也可作为载员舱,在必要时可作为超重型步兵战车攻坚。
4.装备红外成像探测装置,发现隐藏在障碍物后的敌人。装备子弹测向雷达,并且可控制火炮攻击隐藏的狙击手。
5.相对于坦克,较低功率小型化的发动机,较少的燃料,尽量减轻动力系统的重量和体积来增大载弹量。在城市攻坚中可以慢慢稳步前进已经很不错了。
6.如此重防护的战车体重一定很大,因采用较宽阔的履带,加强其的通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