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新闻链接:
2001年1月18日,寒冬料峭的高原,一航贵州集团董事会议却是热气升腾,热烈踊跃,热情高涨。董事们畅所欲言,心往一处想,高度地集中于“山鹰”的开发研制这个中心议题……。
决策者们考虑的问题更广阔和长远,对于“山鹰”的定位已明确“不完全是教练机”。一航贵州集团在开发“山鹰”时就已有深谋远虑的打算,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山鹰”的性能定位方面,并不完全把它作为一个教练机来看待,要在设计中考虑到“山鹰”担负训练和作战值班的双重任务。此外,“山鹰”的改装潜力要巨大,它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随时加装激光制导吊舱和对地攻击武器,改装成战斗机;也可以把后座舱腾出来安装电子干扰装置,成为电子干扰机;如果换装推力更大的新型涡轮风扇发动机,那么飞机的性能还能再上一个档次,载弹量可达到3.5吨左右,届时,“山鹰”的作战效能将完全超过我国空军现役的强5型攻击机。
Ⅱ分析与评论:
1、飞机性能和特征:
“山鹰”高级教练机选装了国内成熟、先进的功能系统和机载设备,采用高升阻比双三角机翼、机身两侧肋下进气的常规气动布局,配装一台WP-13F(C)型涡喷发动机。该机具有技术和设备先进、性能优越、可靠性高、维护性好、采购费用和使用维修费用低的特点,具备悬挂四枚导弹能力。具有改装为侦察机、电子干扰机、轻型攻击机等军用飞机的发展潜力。最大M数1.6,最大平飞表速1200公里/小时,海平面最大爬升率160米/秒,实用升限16000米,起飞离地速度250-270公里/小时,起飞滑跑距离500米,着陆接地速度230-250公里/小时,着陆滑跑距离600米。
“山鹰”高级教练机具有良好的起降性能和中低空亚跨音速性能,用途广泛。既能满足第二代改进型战斗机和第三代先进战斗机飞行员的高级训练、改装训练、改装过渡训练和作战训练的需要,又能通过改型设计发展成轻型攻击机和其它特种飞机,满足国内外用户的各种需求。可承担歼7、歼8等第二代战斗机的战术训练任务,以及第三代战斗机如“枭龙”战机、苏-27等的训练需要。
“山鹰”还运用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综合航电系统,以综合显示控制系统为核心,整合了脉冲多普勒雷达、GPS导航、任务计算机、武器外挂管理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等设备,实现了与第三代战斗机的较好衔接。由于配装了先进的综合航电系统并采用了新型座舱显示控制技术,使"山鹰"飞机具有先进的人机界面--通过综合显示器(平显、下视)向飞行员提供各种飞行和作战信息;通过综合控制设备(HOTAS、各种控制板、显示器周边键)实现人机对话,适应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操作方法上的训练要求。在功能系统上,“山鹰”使用了成熟的机械液压系统、前三点式起落架,特别是装有可拆卸的模拟空中加油插头,能完成空中加油的训练课目。

2、横向比较:
在中国空军的战略转型时期,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中对比美、俄空军的机种配置我们的远程攻击力量较为薄弱、另外在电子攻击机领域几乎是空白。那么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苏30和苏27机群由于它们的数量有限,就是把它们全部用来在战时作为主力战机在争夺战场制空权使用都有些捉襟见肘。其次有些朋友提出来让中国海空军的豹子改型电子攻击机,我看这飞的并不快的攻击机还是让它发挥它对海、对地攻击的特点为上策就不需要让其勉为其难。豹子的中推发动机决定它只是一款实用但是有些生不逢时,中国空军现在需要的是它的改型中华豹。还有一种就是姗姗来迟的L-15飞机,很多人对中国空军的第一款三代水平的教练机不但是把它作为高级教练机来使用,同时也想把它作为中国的航母舰载机来考虑。L15飞机具备一些优秀的性能和功能,例如M1.4的最高速度、高达1.2的最大推重比、三轴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开放式数据总线综合航电系统等。但是以它1500万美圆不菲的造价和从乌克兰进口的发动机加上一再推迟的首飞时间,可以看出它研制道路的艰辛。另外随着中国二代战机的加快退役,中国空军未来的主战飞机是三代战机,为了能够尽快提高中国空军飞行员的平时训练水平和提高飞行员的战时空战应变能力,都需要它尽早成为中国空军一款合格的三代教练机。这才是L-15最重要的主业,也是它对中国空军建设最大的实际贡献。
3、展望山鹰的未来使用用途:
虽然山鹰的航电系统没有L—15先进但是它还是可以和三代战机的早期型号相比。它的综合显示控制系统为核心,整合了脉冲多普勒雷达、GPS导航、任务计算机、武器外挂管理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等设备,实现了与第三代战斗机的较好衔接。随着中国“昆仑”Ⅱ型发动机的投产,由于它和山鹰战机现在使用的涡喷13系列发动在安装方式和外形尺寸基本相同,所以如果它换装“昆仑”Ⅱ型发动机后,可以获得最大推力和加力推力分别提高到了53.9千牛和76.4千牛,最大推力和加力推力时的耗油率则下降到0.093千克/牛•小时和0.18千克/牛•小时,推重比为7的结果。这不仅能够提高使它的动力性能有了一个跨越式的提高。加上国产化的引擎对飞机的平时维修和战时更换补充都有着与进口引擎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也是使用进口引擎的L-15战机无法做到的。
由于“山鹰”战机在制定气动布局方案时就是按照教练/攻击型飞机的要求设计的,使其具有良好的中低空机动性,并且在外挂能力、设备安装空间和燃料储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山鹰”高教机全机共有5个外挂点,外挂能力不小于2000公斤,机内总油量2660升、每个机翼外挂点可悬挂1个480升副油箱,机身腹部挂点可悬挂1个480升或720升副油箱;机身下部半埋一门23-3型双管航炮,能携带近距空空导弹、各式炸弹、火箭发射器、各种传感器吊舱等,具有一定的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飞机平时可进行空/空、空/地实战技能演练,战时可用于作战;平战结合,性价比很高。另外,通过适当改进机体结构、防护装甲和机载航电设备,“山鹰”高教机外挂点可提高到9个,外挂量可以进一步提高到3500公斤,作战半径达到了540公里,这样就摇身一变成为轻型对地攻击机。
在中国海军近年来通过引进俄罗斯海军的报废和未完工的航母,在中国海军的未来航母建造之前已经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可是除了在制造航母本身需要克服的技术障碍外,在舰载机的选型上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这方面很多热心朋友提出让中国的第一款三代教练机L-15战机作为首选;其次就是哪歼十战机。还有的就提出干脆从俄罗斯引进苏-33战机。在网上甚至流传的哪个苏-33战机明天就会飞来中国。不过看看2005年冬天的老瓦的改装图片。看来老瓦作为中国第一艘航母训练舰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那么在中国空军的现役飞机中有谁可以成为航母舰载机的训练飞机呢?如果我们将“山鹰”歼击教练机将改装为舰载战斗教练机,作为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起飞离舰和返回时飞机降落训练。舰载型“山鹰”主要承担的任务是使舰载机飞行员熟练掌握航空母舰的滑跃起飞、弹射起飞和拦阻钩/拦阻网战机降落舰技术。具本人分析判断,中国未来的第一艘航母还是以中型规模的航母为首选。而中型航母的舰载机一定是要安装蒸汽或电磁弹射器的。由于使用高级教练机改成舰载教练机有两大主要优点。首先是成本低廉,另一个主要优点是在必要情况下可作为舰载机力量的补充。“山鹰”目前可挂载各种先进战斗/攻击机装备的激光制导、电视制导或卫星制导的对地攻击武器,此外还能携带近距空空导弹、各式炸弹、火箭发射器、航炮等等,具有一定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
为了能够符合航空母舰上的起降要求,“山鹰”歼击教练机将进行必要的改装。首先是为了承受短距起降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该机的起落架结构将重新设计以增大强度,吸收掉这部分冲击力。而且“山鹰”的一个故有优势就在于采用了类似于“阵风”M舰载战斗机的肋部进气方式,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地将经过加强结构的前起落架直接与机身相接,以便将载荷直接传到飞机的主结构上。不过经过改装后显然会影响到进气道的流场,从而使结构设计更为复杂。改装后的“山鹰”前起落架较长,飞机在停放时呈抬头姿态,用来增加飞机的甲板起飞迎角。飞机机身的结构也要进行加强,使之能够承受弹射起飞、拦阻钩降落着舰、拦阻网着舰时产生的巨大力量,避免机体结构损坏。而且舰载型“山鹰”的机身比标准型略长,并有包括前起落架弹射挂钩、拦阻钩等舰载机的必要部件和必要的机载设备(如微波着陆装置等)。但是机翼不能折叠,以保持与标准型最大的通用性。
同时由于山鹰教练机本身配有空中受油设备,所以可以提供未来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熟练掌握在各种条件下实施空中加油的能力。该型飞机在机头右侧配装可拆卸式模拟空中受油装置,受油探头与加油伞套对接成功后,在受油机座舱内给出灯光和语音信号。
既然中国未来的航母是二十一世纪的航母,那么其上装备的舰载机最少也必须是三代战机。而且它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是具备远程空对空拦截能力和视距外攻击能力,二是作战半径超过500海里,三是拥有较强大的电子干扰和抗干扰能力,能够和预警机配合或者脱离预警机独立随行作战任务。要达到以上目标。首先飞机要有有一颗强壮的心脏和高度智能化的大脑和一双敏锐的双眼。当然这和世界空军第四代战机具备的:隐身功能、高度机动性和敏捷性、可进行超音速巡航、有效载重大、航程远的特点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样看来单发的山鹰战机最多只能成为中国新一代航母舰载机的基本型中级教练机;而不可能成为中国海军未来的舰载机。
总之随着中国二代战机的逐渐减少,中国空军的这款战机无论是作为空对空作战;还是作为空中对地、对海攻击;还是作为中国海军未来航母舰载机的训练用途。以它的价格适中、国产化比例较大、平时维护战时保障作用明显等多方面优势,将给中国空军快速提高飞行员的训练水平起到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