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照片和录象对歼十的一些分析
2006年岁末,国产新型第三代战机歼十高调解密,令军站里的兄弟们无不兴奋,近二十年的锤炼,这柄利剑终于出鞘。
看着CCTV播出的歼十录象以及官网放出的大量的壁纸级照片,那曾经神秘的歼十的形象也变的清晰起来,一些关于歼十的话题也再一次成为了军迷们讨论的焦点。本人不是内部人士,结合对官泻的录象和网上照片的认识,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此就和广大军友分享一下,有不严谨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拍砖。

有部分网友认为有相当数量的歼十已经使用了国产的太行发动机,其依据是“部分歼十照片里的发动机尾喷管较AL-31FN的大”,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AL-31发动机的尾喷管的是可调节的,大家可以仔细的看一下CCTV-7录象里的最后一段,也就是歼十放出减速伞降落的那段,请仔细的观察发动机尾喷管的变化,在着陆阶段喷管是收缩的,到了最后的减速滑跑阶段喷管就展开了。(由于超音速气流能量散射大,因此需要聚焰喷管的收缩以凝聚气流,来提升推力,起飞的时候大多都处于收缩状态。但是低速巡航时,收缩的喷管就没用了,甚至起到了反作用,因此现代发动机都采用了结构复杂的活动喷管,这是一项非常难的技术,大家看看我国以前的战斗机都采用固定喷管就知道了。)另一方面,从歼十投产以来不足百架的产量和已购进的AL-31FN的数量推测,现阶段我们空军的歼十还是会继续使用AL-31FN的。
关于不同批次的歼十,我认为大致分为如下几种:
1.原型机
主要承担了早期的试飞、测试任务,后来曾有单座型原型机改装为双座型原型机,黄色涂装无编号。
2.早期型
这型歼十主要承担了试飞、军队试装备以及编拟飞行训练大纲等任务。他们与原型机区别不大,有白色或青白低对比度混合迷彩机体涂装及灰色两位数或四位数编号。与后来的量产型最大区别是装有两片可向左、右打开的前起落架护罩。这一型歼十没有双座型和加油型,装备数量也较少,战术任务单一,可外挂武器较少。
3.正式量产型(含单座J10A型和双座J10B型)
正式量产型已经分别装备了空44师和空3师的两到三个团,空44师可能已装备两团40架,空3师一个团20架。每个团的标准配制可能为14架J10A,6架J10B。她们均为浅灰色机体涂装五位数编号(空44师为黑色编号空3师为黄色编号)。量产型应属于空优型机种,兼具一定的对地打击能力(有空3师的战机挂载了训练用炸弹吊仓)。机内的各种系统配置应高于早期型,但尚未装备加油探管,因而暂时不具备空中加油能力。与早期型外部特征的最大不同在于装有三片可向前、左、右打开的前起落架护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河北沧州飞行测试及训练中心装备的歼十,她们担负着歼十未来改进型飞行测试的重责。该基地约装备有4-9架深绿色迷彩涂装的歼十试验型。这个基地的“明星”歼十莫过于“1003”“1004”“1006”这三位了。“1003”更多出现在早几年网上流传的照片里,据说承担了大量的试飞任务。“1004”和“1006”则更像一对“兄弟”,两架经常一起伴飞。“1004”外形更像前辈“1003”,可“1006”这个“小弟”就有来头了。相信广大军友一定对红色编号“1006”的歼十印象深刻,在早年的照片里是那样的平凡,与其它“兄弟”没什么区别。可最近一段时间确“整容”了。时常满挂载起飞,座舱右侧也装了不可伸缩的固定加油探管。这架“1006”与其它歼十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座舱风挡前方装有纵向排列的三根高低不等的柱状天线(是什么不好说,姑且称为天线),这组天线同样在正式量产型的垂尾顶端也有一组,而“1003”、“1004”则是完全没装的,至于它的用途是什么哪?雷达告警器,还是飞行姿态探测装置?本人不得而知。显然,“1006”应该就是改进型歼十的试验平台之一,经过她测试的装备将直接影响到未来歼十的发展。近几年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大家有目共睹,歼十的解密更是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或许在某些方面还并不成熟,但她的未来却充满了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中国航空人的努力,未来装备国产发动机的歼十会有更凶猛的打击能力、更先进的航电系统、更远的作战半径,成长为更能满足未来空军、海军需要的全能型战机。
歼十,同我们的梦想一起腾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