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攻盾防话“克星”
号称“夜鹰”的美军F-117A隐形战斗机,从首战巴拿马到再战波斯湾,在现代战争中屡屡出奇制胜。
当初,在研制该型飞机时,为提高其隐身性能,美军不但从隐身技术本身积极寻找对策,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反隐形技术研究机构——“红队”。长达数年“你探我隐”的较量,不仅使战机的隐形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也使美军的反隐形技术得到长足进步。这意味着,美军通过这种“对抗”方式,已经先期了解了隐形技术的“软肋”,在提高隐形飞机安全性的同时,拉开了反隐形武器研制的序幕。
无独有偶,这种在武器装备研制过程中“找对手”的做法,也出现在美军坦克装甲的研制中。
美军在海湾战争后研制的“艾布拉姆”式M1A2型坦克,其防护装甲可以承受时速超过4500公里、单位破坏力超过1.35万千克的打击力量。当初研制这种装甲时,设计者巴顿请来了著名破坏力专家迈克·巴茨做对手,专门搞“破坏”。
在一次次“破坏”与“反破坏”的较量中,一种世界上最坚固的坦克防护装甲终于诞生了,巴顿与巴茨这两个技术上的“冤家对手”,也同时获得美军颁发的“紫心勋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世间万物,总是相生相克,有矛必有盾,矛利盾必坚。上面两则主动为新装备寻找“克星”的成功事例,至少可以给我们两点重要启示——
其一,“克星”是新装备的“磨刀石”。在装备研制过程中,除进行常规的技术设计外,如果能引入对抗机制,把与“克星”的较量作为发现问题、改进缺陷、提高性能的重要手段,就相当于提前将装备置于“战场”考验。相比之下,如果列装之后发现问题再改进,不仅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还将严重影响战斗力的保持和提高。
其二,“克星”是新概念装备的“助产士”。高新武器装备,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克星”。在装备研制中,如果能选准设强新装备的“克星”,不仅可以摸准新装备的“软肋”,从设计的源头避免出现重大失误,还可以在新一轮次的高新武器研制、特别是新概念武器的研制较量中掌握先机,为打造克服今日之盾的未来之矛奠定基础,可谓一举两得。
武器装备,是打赢未来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其研制工作是关系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大事。特别是对高新性能武器装备的研制,更应从与强敌作战的难度和强度出发,反复对抗,查漏补缺,切实提高其作战性能。这样,武器装备才能真正经得起未来战场的考验。
同时,主动为新装备寻找“克星”的做法,也会让我们进一步知己知彼,抢在对手的前面探寻更先进武器装备的制胜原理,进而未雨绸缪砺矛铸盾,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