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辆坦克和两万名官兵参演,陆军、空军、二炮、武警首度合演
解放军万人合成军演震惊西方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剑-06”联合大演习规模空前:1000辆坦克战车和20000名官兵,在1000平方公里的演习区域内展开“激战”。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由陆军、空军、第二炮兵、武装警察、军区指挥官联合举行的军事操演。这次演习立即引起了西方媒体的高度关注,因为尽管解放军的“北剑”演习是年度透明的例行性军演,但由于本年度的军演首度透露出解放军作战开始走向全面协同的趋势,因此备受各方的关注。
演习吸引西方眼球
中国官方通讯社的一则报道,引来驻京西方媒体的密集关注:“北剑-06”演习日前在北京军区训练基地拉开序幕,规模之大战法之新史无前例。
据美国“太空战”网站26日报道,尽管“北剑”演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年度例行性演习,但今年的演习却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度真正的合同演习。演习地点在北京军区训练基地,可各军区都派出了代表参加。
蓝军装甲紧急突围。摄影张坤平
车流滚滚 摄影: 张坤平
红方装甲集群快速开进 摄影: 张坤平
演大厅实时显示演习进展情况。 摄影: 张坤平
参演的“红军师”装备了信息战武器,并且实施了复杂条件下的远距离机动,而“蓝军师”则装备了电磁炸弹,双方在方圆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国防大学的35名专家现场监督演习,并且对演习展开评价。合成作战能力升级
法新社在报道解放军演习时说,中国国家通讯社没有给出“北剑-06”演习的日期和时间表,也没有说明本次演习的目的和假想敌。而美联社则报道说,中国领导层一直要求解放军时刻准备着应对高科技战争,加上台湾当局又从美国购买了许多高科技的武器,因此解放军必须通过高科技演习提升自己的战力。
美国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告诉《青年参考》记者,五角大楼对“北剑”演习非常感兴趣,很想让美军参加,但解放军方面一直没有答复。不过,本年度的“北剑”演习显示,解放军的合成作战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特别是演习跨了除海军之外的所有军兵种,演习的参加单位也不是北京军区一个,而是全国各大军区。
五角大楼一位同样不愿具名的军官称,“北剑”演习显示解放军合成战术的提高,美军很希望能“例行观摩”该演习,准备向中国军方提出观摩申请,希望能作为关岛军演的“对等”观摩。
解放军重视演练
事实上,今年年初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精武精神,已经举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演习。《解放军报》已进行多次报道。
国产新型主战坦克列阵 摄影: 张坤平
武装直升机战场支援 摄影: 张坤平
前沿指挥直捣“敌”阵地。 摄影: 张坤平
导演部运筹帷幄 摄影: 张坤平
如8月26日《解放军报》报道说: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主席关于大抓军事训练的重要指示,初秋,北京军区在某训练基地成功组织了一场实兵检验性和研究性对抗演习。这是北京军区首次运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检验评估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整体作战能力。“内蒙古广袤的草原上,战车驰骋,战机呼啸,硝烟四起,炮声隆隆。记者在该基地看到:导演大厅内,巨型屏幕墙上实时展现着上千平方公里‘战场’上的风云变幻;演习场上,“红”“蓝”双方上万名官兵驾驭着各类新型坦克、自行火炮、步兵战车等车辆,由诸军兵种火力和信息支援,在地面交战、电磁实拟等多维一体信息化战场上激烈厮杀……”
8月27日该报的另一则报道则显示:“第二炮兵某旅组织的合成战术对抗演练,在大山深处展开。数千官兵顶着炎炎烈日,在信息对抗环境中斗智斗勇,使一批新战法和训法得到检验和完善。”
中国军事透明度增加
2005年9月27日,来自24个国家的外军军官在现场观摩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北剑-2005”例行军事演习,参演官兵上万人,在历次涉外观摩军演中规模最大,采用开放式实地观摩方式,不设预案、不搞预演、不设观摩台,外军观摩军官遍及亚、非、欧、拉美、北美、大洋六洲,受邀国家为历次涉外观摩军演中最多。
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彭光谦少将认为,“北剑-2005”演习表明中国军队的开放程度、透明化程度正在增加,中国军队正在尽力向世界军事强国看齐,与国际接轨。
红军装甲车辆迂回包抄。 摄影: 张坤平
集思广益谋打赢。 摄影: 张坤平
蓝方主战坦克纵横沙场 摄影: 张坤平
受邀的美国太平洋战区空军司令部计划处处长史蒂文空军上校和美国波克堡联合战备训练中心作战队司令米歇尔上校认为,这种开放式军演有助于美中双方更好地相互理解和信任,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这种零距离接触使他们受益匪浅。
“北剑-2005”演习的对外开放,证明了解放军开始从“关起门来搞军事建设”的阶段走出来,逐步和国际惯例接轨。
近年来,中国军队在邀请外军观摩军事演习的同时,每年都有计划地组织中国军队训练代表团或观察员赴国外观摩外军军事演习。从2002年开始,中国军队开始有选择地参加双边和多边联合军事演习,以拓宽中国与有关国家务实性军事交流与合作的领域。(本报主笔邱永峥来源: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