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氧吧”跟车行
清晨,天气突变,天空飘起了漫天大雪,笔者正在猜测原计划跨越生命禁区的演练是否如期开始时,部队长王成果断命令:“出发!”
400多辆运兵车、特种车似一条长龙,浩浩荡荡,穿过那拉提大草原,翻越巴音布鲁高原,行驶在天山达坂上。这里终年积雪覆盖,地势陡峭。一条蜿蜒的天山公路在山腰与峡谷间盘横交错。公路一侧是高耸陡峭的雪山,另一侧是落差上百米的悬崖峭壁,车队就像悬在半空,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突然,满载保障物资的运输车发出了沉闷的马达轰鸣声,浓烟直冒。“启动加氧装置,快速加氧!”带车的参谋长刘明榜下达命令。瞬时,只见驾驶员启动方向盘右侧的加氧开关,通过加压转换,化合成的氧气流进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又重新发出了“悦耳动听”的声音。
部队长王成说,过去翻越冰达坂,经常会发生车辆因缺氧而搁浅掉队,现在,经过我们与地方科研部门联姻,研制成功不用供氧时间限制的动态制氧装置,采用空气碳分子筛在高原低浓度情况下动态制氧原理,制成发动机需要的氧气,它就像“天然氧吧”一样可以随时给汽车供氧,我们再也不用在雪域高原为车辆缺氧而发愁了。
雪夜飞兵如霹雳
第二天傍晚,夜幕刚刚降临,部队开进一片地形生疏的无人区宿营。此时,指挥组接到一道紧急作战命令:令你部天亮前到达4号区域,阻击偷袭的“蓝军”。
官兵们迅疾行动,宛如一阵风暴,卷起的雪花满天飞舞,驾驶员按动车辆低温启动装置,一阵马达轰鸣,数百台车辆一次点火启动成功,刚刚搭好的车载帐篷从两侧缓缓自动收拢,野战指挥所、野战修理所等旋即变成了车载集装箱……仅半个小时,部队就由宿营转入了行军状态,帐篷村变成了行军车队,列阵雪野。
入夜,西北风怒吼,气温直逼零下30摄氏度,漫天飞舞的雪花拍打在人的脸上,一阵阵刺骨的痛。军情紧急!王成部队长果断下达命令:“引导车开路,部队跟随开进。”
天刚蒙蒙亮,他们按时赶到了预定地域,特战小分队犹如神兵天降,突入敌阵……“蓝军”难以相信对手斗胆雪夜动兵,一时形不成有效地攻击,束手被擒。
政工平台乐无穷
经过一天的冲杀,茫茫雪野又一片沉寂。官兵们参加捕歼演习完后,汗涔涔地回到“野战村”。
此时,4辆由“东风141型”汽车改制而成的箱式野战政治工作保障车悄然开到“野战村”,寂静的雪原顿时热闹起来。只见驾驶员一按绿色按钮,车厢在30秒钟内向两侧自行伸张,形成一个长7米、宽3米的长方形空间。
该车内安装有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高功率喊话喇叭等多种器材。一部车就能满足一个团野外训练所需娱乐设备,并能及时有效地开展“三战”工作。
“各位首长和同志们,下面请看五连自编自演的群口相声《雪地擒魔》!”话音刚落,只见车右侧挡板被打开,立即形成了一个15平方米的小舞台。在政工“平台”车的另一侧,官兵们正在网上聊天。这个刚刚开通的内部局域网,已经有了“科技练兵难题会诊”、“热点问题实话实说”等18个栏目,所属单位的官兵只要坐在政工平台车里,即可网上交流思想、倾吐心声、释疑解惑。
谈起政工平台车,政委石杏生高兴地说,过去野外训练或者外出执行任务,最棘手的事情莫过于文化生活单调。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几经研制改造,利用“东风141”型汽车,形成集自动化指挥、闭路电视、局域网、心理咨询、新闻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政治工作“平台”,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中军帐”内鏖战酣
时针指向12时30分,“红军”网络杀手“雪山飞狐”接到指令,潜入“蓝军”网络系统,想方设法盗走“蓝军”的作战计划等核心机密,并使之“瘫痪”。“蓝军”不甘心束手被擒,实施强烈的网络电磁对抗。
一场以雪域高原作战为背景的信息对抗打响,电磁波干扰和反干扰、网络攻击与信息防护、情报侦察与反电子侦察,各种新技术手段的使用,使得不见硝烟的虚拟战场,一时变得扑朔迷离、难分难解……
部队长王成介绍说,此次演练,从首长机关的作战方案到部队训练的组织实施,每一种战法、训法都贯穿了信息战的要求,除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内容外,还增加了高难度的网络对抗和攻防内容。通过严寒复杂条件下信息对抗,检验信息对抗的战法、手段的科学性、可行性,锤炼克敌制胜的过硬本领。
雪野宿营暖融融
演练进入第4天,肆虐的“寒魔”似乎要考验官兵的承受能力,气温降至零下35摄氏度。准备宿营,在这种严寒条件下宿营,官兵会不会被冻伤,笔者真替他们捏了一把冷汗。
几分钟后,一顶顶覆盖着复合伪装网的防寒电磁取暖保温帐篷从雪窝中“冒”了出来。“中军帐”外面,在利用积雪堆成的能容纳两三个人的小雪屋里,战士们钻进了羊皮帆布睡袋。雪屋内温度为零摄氏度,屋外为零下20摄氏度。8名警戒哨兵身着电热雪地防寒服、戴着电热手套,在雪地连续潜伏3个小时,身上依然暖烘烘的。
在另一宿营地,后勤部的10余辆汽车一字排开,战士们像打开火柴盒一样,迅速拉开车箱,不到5分钟,汽车就像“变形金刚”,上下两层的大铺就变化出来。战士打开野战取暖器材,拿出防寒头套、防寒服、电子防寒鞋穿戴起来。不一会儿,电热器等野战取暖器材开始工作,20分钟后,帐篷内温度就升到15摄氏度。
百里雪海不见兵
空袭警报骤响,部队长王成一声令下:“就地遮蔽!”可是这一览无余、遍地洁白的地方,能往哪儿藏啊?这时,但见几只银白色的电子反射体快速升空,洁白的防雷达遮障和热隔绝遮障在阵地前沿拔地而起……各种抗干扰手段纷纷显威:有的对付“敌”空中来袭兵器,有的迎战“敌”可见光、雷达、热成像侦察,有的在阵地前沿实施电磁干扰和压制。那边专用挖掘机械破开冻土构筑车辆掩体,身着白色伪装衣的战士,用自行研制的伪装器材把所带的大小装备巧妙“包装”。转眼功夫,人员和各种装备遁迹雪野,与雪原地貌浑然一体。
“蓝军”一架无人侦察机依山势跃升,顺地形低空盘旋。然而,它释放出的雷达波和激光波束在强反射遮障面前无法发挥作用,超低空拍照、热红外探测仪反复搜索,没有发现“红军”部队的任何蛛丝马迹。
炊烟未飘饭菜香
演练最后一天,临近中午,还未看见埋锅造饭的迹象。此时,军需科长褚伟敏说:“全在那辆车里。”只见几名身穿炊事服的战士打开那辆标有食品保温车的后门,嗬,放在食品保温车里的东西还真不少:滚烫的西红柿汤冒着热气,辣椒、牛奶等熟食新鲜可口。
储科长告诉笔者:“这些食品、蔬菜,只要装进这个微电脑控温的车内,可以保存几十天不烂。部队无论是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还是在炎热的戈壁沙漠作战,只要有充足的电力,就可以使热食保温一个小时以上,保温食品可达1吨多重,保证官兵吃的食品方便、卫生,部队也告别埋锅造饭和天天吃干菜罐头的历史了。”
在部队演练区域巡逻的战士吃什么?二级士官陈明从随身挎包里取出一袋袋包装精美的单兵食品,撕开铝箔袋,里面有大大小小的包装袋4个,有可口的咸菜、喷香的牛肉火腿、脆甜的压缩干粮。带队干部李维嘉解释说,这种单兵快餐食品营养丰富,热量充足,含有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各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用方便,无污染,不结冰,特别适合巡逻携带。
风劲雪疾,千里鏖兵。6天的雪域耐寒演练,部队军事变革的成果一一得到检验,摸索出了冬季严寒条件下整建制远距离机动的10余种战法和训法,总结出30多组雪域高原防寒防冻技术数据,攻克了各种技术难题30多个,为今后的训练趟出了路子。
新闻缘起
车辚辚,马萧萧,放眼天山,冰雪锁雄关。趟冰河,翻达坂,铁流滚滚,卷起雪漫天。
近日,武警八六六○部队五千多名官兵首次挺进天山雪域,挑战“生命禁区”,进行了六昼夜的走、打、吃、住等一体化的训练。笔者一路亲历,一路感受,记录下了他们把变革成果运用于军事实践之中,与死神较量、同强敌对抗、向极限挑战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