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的军事气象诞生于延安时期。在那里,建立了解放军第一个气象台。最多时,全军气象部队有两万多人。初夏时节,笔者走进了刚被中央军委记集体一等功的解放军总参谋部气象水文中心,对中国军方气象部队进行了探访。
“参战”不用枪弹
在军事行动中借助“天时”并不罕见。三国时赤壁大战中,诸葛亮借东风,用火攻大败曹军;二战时期,艾森豪威尔依靠天气预报下达进攻命令,盟军部队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著名的莫斯科保卫战,德军将领哀叹:使德军兵败莫斯科的并非苏军,而是猝不及防的寒潮。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上任何一场战争,气象官兵都是特殊的“参战”方。
2003年春,伊拉克战争还未爆发。远在千里之外的气象水文中心,就以战略部队特有的敏锐投入了“战斗”。在近20年内无伊拉克气象实况资料的情况下,中心收集整理了中东地区几十年来的气候资料,对伊拉克气候和重要天气进行系统分析。并跟进事态发展,严密监视伊拉克及周边地区的天气变化,在战争打响前14天就开始向总部发布海湾地区滚动天气预报,成功预报了战争期间每一次转折性天气过程。
3月19日,中心预报:24日夜间至27日白天有横扫海湾大部地区及伊拉克全境的强沙尘暴天气。不出所料,美英联军向巴格达推进时遭遇到沙尘暴的阻挠。原先声称“将在一周之内拿下”的战争,由于天气影响不得不对战争预期和战争布局作出重大调整,最终历时26天结束了战争。
“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为了关键时刻“报得准”、“打得赢”,中心不仅把军事气象水文保障研究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工作,而且积极投身实践,锤炼部队,24小时搏击蓝天、碧海的风云变幻,为战略谋划、战役决策插上“天时”的翅膀。
世纪之交,我军举行大规模联合作战演练。中心将自行研制的高技术预报系统放到演练中运用检验,不仅有效保证了诸军兵种的行动,而且使先进武器装备发挥出了最佳效能。
2004年8月,我国与巴基斯坦在中巴交界处举行联合“反恐”演习。中心在实战中锻炼了对热点地区军事行动实施气象水文保障的能力,为提高我军反恐作战能力作出了积极贡献,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科技武装“天军”
中心的专家告诉笔者,军事气象预报与地方的天气预报不一样。比如对天空状况的预报,地方气象部门只预报出或晴、或阴、或雨就行了。而军事气象预报还必须预报出天空有几层云、什么云、云多高等。同样是预报风,地方气象部门只要报多少级风就可以,军事气象预报则不仅要求报出风级风速,还要报出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地域,对部队的武器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
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广泛应用,作战空间从海洋、陆地、大气层扩展到太空,对气象水文保障也提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心科研人员在执行某重大军事演习气象水文保障中,遭遇国外气象水文信息封锁。尽管他们凭着丰富的保障经验,顺利完成了任务,但当演习结束时,他们并没有胜利的喜悦。
几天后,关于加速建立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议题,摆上了中心的议事日程。当时,除了少数发达国家进入天气预报的“数字时代”外,绝大多数国家因受通信手段和技术水平的局限,还没有开展这项业务。
建立我军信息化自动化气象预报保障体系,是几代气象人的夙愿。经过700多个日夜的顽强拼搏,中心高质量地完成了军用数值预报系统的研制工作,解决了全球和区域数值预报、军用气象要素预报等重大技术难题,改变了气象水文预报产品受制于人的局面,使我军具有了全球数值天气预报保障能力,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笔者在中心看到,这套系统能在高速处理全球数千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军事任务需要,自动滚动制作10天以内的天气预报和军用气象要素预报,并通过军事气象信息网络向全军提供数百种定量化天气预报产品。
海洋气象水文保障是个世界性难题。1998年,中心进军这一领域时,基础十分薄弱。当时,没有明确的任务部署,没有专门的编制、经费,专业人才也很缺乏。
需求就是任务。经过多年奋斗,全球海洋水文分析应用系统,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终于瓜熟蒂落。2001年11月,该成果被评为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协副主席曾庆存院士称赞:“这项工作功德无量。”
如今,该中心又着眼于未来“天军”作战的需要,把探索的触角伸向了空间环境保障领域。我军气象、海洋、空间环境“三位一体”的新型气象水文保障体系在这里初现端倪。
(作者:夏群良、谢刚、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