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刚过,济南军区某装甲旅在豫西南腹地组织部队进行了一场红蓝实兵对抗演练。演练高潮迭起,一波三折的对抗场面激烈壮观,但结局却颇具戏剧色彩:锁定此次演练胜局的红军最终却因为蓝军一次并不算很成功的偷袭行动而落败沙场。
战斗一打响,红蓝双方就频亮绝招,竞相使出看家本领。演练中,红军打破常规作战方式,和对手打起了信息战,虽然蓝军有所防备,但经过几个回合的交手,还是让红军占据了上风。
就在红军取得节节胜利,准备一举击败蓝军的时候,蓝军的秘密小分队却对红军的炮阵地实施了一次偷袭行动。尽管红军截获情报后马上采取了补救措施,仅两门自行火炮被毁。
这个看似无关胜败的小插曲却在红军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特别是炮兵分队的官兵更认为演练中的这一大败笔出在自己身上,感到极不光彩,士气陡然下降。
蓝军指挥员发现红军炮兵分队官兵出现的变化后,马上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随即组织精锐部队对红军新建的炮阵地杀了一个“回马枪”,结果毫不费力地将其全部摧毁。
炮阵地突然被蓝军吃掉,消息传来,红军官兵犹如挨了当头一棒,原先高涨的士气一下子降了一大半,很多人沮丧到了极点,甚至产生了胜利无望的想法。
其实,从当时双方的情况分析,如果红军调整部署,及时化解官兵的这种不良情绪,虽无绝对把握取胜,但打个平手是完全没问题的。然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丢掉炮阵地后,红军官兵一下子笼罩在了战局失利的气氛中,个个唉声叹气,竟没有人对官兵的心理变化加以重视,以至于在接下来的演练中频频出现失误,最终导致惨败。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次并不算很成功的偷袭成为扭转战局的转折点呢?演练结束后,该旅领导通过深入剖析这次演练,认为官兵心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和指挥员忽略了官兵的心理变化,未能及时通过教育,引导官兵化解不良情绪,鼓舞士气,是红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随后,他们立即带领各级指挥员加大对战场心理问题的研究力度,针对部队在心理战训练中重“攻”不重“守”、好胜心强、易形成惯性思维等倾向性问题,进行了及时纠正,并制定了《战场心理防护训练细则》等措施,希望通过强化官兵的心理行为训练,提高官兵在未来战场上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的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