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阳货》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有人说,是孔子歧视妇女,把女性与厮仆一般看待。对这句话,旧有种种不同理解。但如果这表现孔子歧视妇女,那么岂非连他母亲和夫人也是难养的?
为了避开这一难题,有人则特地把“女子”改读为“汝子”,说这是对有些学生说的,但是那又岂非更把这些学生跟厮仆一般看待了?
依我看应该这样理解:
“子”古义为孩子,此句“女子”即指女孩子。
《诗·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毛。”
《礼记·杂记上》“女子附於王母则不配”,郑玄注:“女子,谓未嫁者也。”
这些语例的“女子”也都正指女孩子。女孩应是“女子”的古本义,“女子”指妇女倒是后来的发展。
古代“养”字除“养育、奉养”外,还有“调教、教育”义:
《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礼记·文王世子》:“立太傅、少傅以养之。”郑玄注:“养者,教也。”
所以这仍然是从教育的角度说的,只是说孔子觉得女孩子、厮仆辈调教起来比一般人家的男生另有难度,如此而已。
这却表明孔子真是“有教无类”,不但教平民,连女孩子、厮仆也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