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和玫瑰疹有什么区别
玫瑰疹又名急诊,以春秋两季(5月和10月)最为多见,是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该病表现为突起发热,持续高热3至5天后,体温骤降时,全身皮肤会出现粟粒疹。
一般认为该病病原系一种病毒,潜伏期一般为10天,其病急,体温在数小时内升到39C至40C或更高,高热早期可能伴有惊厥,病初可有轻微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炎症状。高热极期全身症状轻,仅有轻微充血,食欲不振,清泻或便秘等,体征初轻度咽红外,常有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轻度肿大,退热的同时或稍后,躯干、颈及耳后便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周围有浅色晕,躯干较多,面部及四肢近断较少。皮疹在24小时内发展到高峰,并在1到2日内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个别病历可发脑病,表现为持久性反复惊厥,颈项强直及颅内压增高,脑脊液有单细胞增多。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
金银花10 连翘10 板蓝根9 牛蒡子8 桑叶6 蝉衣6
赤芍9 生地12 紫草10 丹皮10 紫花地丁10 甘草5
风疹是一种较轻的发疹性的传染病。大都发生在冬春之间,以1~5岁小儿较为多见。因疹细小如沙故又称之为“风痧”。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风疹病毒所引起。风疹病儿和带毒者是主要传染源。风疹病毒存在于患儿的鼻、咽,口腔中。从潜伏期后3~5天至皮疹隐退后都有传染性。风疹病毒可随咳嗽喷出体外,漂浮在空气中,若被未患过风疹的小儿吸入,就有可能患病。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邪毒由口鼻而入,风热与气血相博,毒热蕴于肌表,外发于皮肤所致。常见症状为小儿感染风疹病毒后,经9~18天的潜伏期开始出现一般感冒症状,如发热、恶风、咳嗽等,发热1~2天后即在全身出现疹点,一般由面部延及躯十和四肢,往往一天内即布满全身,有瘙痒感。唯手足心较少或无疹。疹细小色淡红,稀疏,稍微突起,疹点多在3大内迅速消退,一般无色素沉着,可有细小的脱皮。
[治法]:疏风清热,透疹
金银花10 薄荷8 牛蒡子6 菊花10 板蓝根12 连翘10
蝉衣6 紫草8 赤芍9 丹皮8 红花4 紫花地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