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2006年房地产业的统计数据相继出炉,发改委、建设部、统计局等对于行业的运行态势各自做出了分析、评判、预测。值得应幸的是,在美国政府为去年房价的急转直下而担心不已,甚至于美联社把“房地产降温、房价下跌”作为“年度十大经济新闻”的国际背景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实现“软着陆”可能性正在进一步增大。
过去的一年,是房地产宏观调控再度高歌猛进的一年,如果说2005年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成为“重灾区”,那么2006年全国很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嗅到了“冬天”的味道。从投资规模上看,全国房地产开发同比增长21.8%,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处于近几年来较低水平,而且热点的东部地区增幅只有17.4%。从开发结构上看,住宅投资增长速度达到25.3%,经济适用住房投资同比增长32.7%,鼓励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措施初见成效。从房价上看,全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5.5%,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
但显而易见,地方与中央、企业与政府、开发商与消费者等利益方之间的激烈博弈仍在继续。其外在表现是,前两年的部分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打了许多折扣,一些突出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商品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房价上涨较快、住房保障制度滞后等。为何重压之下,北京、深圳、福州等重点城市的房价仍在10%以上增幅强势运作?这是值得业界深思的问题。
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研究结果,2006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和南京六大城市住宅均价达到5600元/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增幅高达21.9%。虽然2006年宏观调控力度明显加强,但住宅均价却持续上涨,比2005年涨幅增加了3.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抑制住宅价格的调控措施药效未显。
从上述六个城市住宅成交均价来看,2006年上海住宅均价波动较大,1-6月份,住宅均价呈现逐步递增趋势,在6月份达到最高值,7-12月份,住宅均价有所降低,其间波动较大,受新出台的调控政策的影响明显。而其它五个城市的住宅均价都是稳中有升,基本上没有受到地产新政的影响,其中又以北京住宅均价涨幅最大,其12月份的住宅均价已经超过上海。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地方情况的差异性,注定了房地产宏观调控在效果上程度不一。在GDP增长过快(2006年10.7%)、贸易顺差过大、人民币加快升值、国内外资本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飙高(股市、房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要真正实现“软着陆”并非易事。笔者认为,2007年,除了继续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宏观调控,还应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症状,开出不同药方。
比如上海。2006年第4号土地出让公告结果近日揭晓,其中大部分地块以底价成交,还有2幅流标,从中反映出开发商的拿地热情明显降温。2006年全市商品房供应量同比下降7.5%,可见在持续的宏观调控下部分小型开发企业开始逐步淡出市场,剩余的企业也前几年的盲目开发演变为理性开发,推案更加谨慎。2006年商品房供求比开为1:0.93——这是一个供略大于求的理想状态。而若按市政府公布的数据,新增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3.2%。这意味着,上海房地产市场经过2005年的明显紧缩、2006年的小幅走弱,2007年必定是盘整加企稳的格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将实现“软着陆”。
但观察北京、深圳等依然处于高烧中的城市,它们若想实现“软着陆”,还有一大段路要走。2007年,“70/90”、土地增值税、大户型保有税(或将出台)等政策将对全国房地产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但如何在维护部分“一刀切”政策权威性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重点给热点城市“泼冷水”,无疑是发改委、建设部、国土局、央行、监察部等部委的份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