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争议当属《百家讲坛》的于丹老师了。《论语》忠恕的余温还尤然在手,而《庄子》的逍遥游又悄然而至。而且最让摸不透的是,如今的文化界真有点像臭哄哄的娱乐圈,捧一个人和砸一个人是这样的狂躁和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受众人追捧的于丹,在其新书《于丹〈庄子〉心得》签售活动中,有人表演了一个小插曲,此人白T恤上赫然写着:“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
记者问此人在做什么,此人回答:“批判。”这样看来,面对于丹,孔子没着急,庄子也没生气,是此人很着急且又很生气。很着急很生气的还不止于此人,近日,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大学的10名博士联名,称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
首先表明我的态度,我爱于丹。我不怕那些博士和学者扔石头,抡板砖。当然,他们也不会对我怎么样。因为我没于丹有名,这也就是他们批于丹的本质:批名人,自己出名。而且打着光明的幌子,痛心疾首的他们是本着民族气节,本着挽救劳苦大众,脱离世界末日为已任的一帮鸟人。好玩的是这些人也把中国最复杂最让人心痛的足球圈的术语用在了于丹老师身上,“下课”。于丹下课,你好上课,你配吗?当初《百家讲坛》为啥不找你呢?还有人要求于丹道歉,于丹要是道歉的话也得分跟谁道歉。那得跟孔子、庄子说:对不起,两位老师。你们当时说这句话是怎么想的,我不明白,请示下。这才是正根,也不能跟你们道歉。我觉得你们道歉的对象倒是于丹老师。因为你们跟嘴里奉为上宾的孔子、庄子够不着边。
我是个粗人,没读过多少书,看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有很多人生的体会和感悟。这对大众来说足够,足够了。没有于丹,谁还记得《论语》和《庄子》呢?你们这些指责的卫道士不能反省一下自身对文化传播的失职吗?
再有,古人的说话和想法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你说别人说的不对,你就对吗?孔子说话的时候,你在边上听着吗?再说,孔子那么多弟子都听了同一样的话也是相同的理解和感悟吗?
最后说一句,不要把文化界搞得像娱乐圈和足球场。真不服气,我找王朔骂你们。当然,我得花不少钱,因为王朔更看不上你们!
于丹真的让孔子走进千家万户,让许多中年人又拣起中学语文课本。《论语心得》是让20岁以上的人: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感悟人生、体味生活,而不是教小学生学习古汉语。
于丹老师写的是《论语心得》,是自己的体会和理解,本身就无可厚非,并不是《论语注释》。套用一句官话,于丹很谦虚,你们很无耻,孔子真的很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