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位参加今年考研的朋友在我的博客上留言,在第一时间内告诉我了他考试的成绩。虽然这并不是一个让人放心的消息,但是,我还是在为这位朋友感到惋惜的同时,禁不住感慨很多。
在我的印象里,这位朋友是一位很有才气的青年。我们虽然只有一次的见面,但是,通过博客这个平台,我们早已成为非常熟知的朋友。他有着一种奋发向上的勇气,也有着让人叹服的智慧,更有着一颗善待一切的宽阔的胸怀,字里行间都能让人感到一种美的涌动让人由衷地为之骄傲。不过,这样的青年却有可能无法继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看似正常的非正常。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们升学的那段岁月。在我考大学,以至考研的时候,尽管也存在着一些不如意,但是,整个考试的过程都还是能够体现出公平的。不过,越到后来,改革的步子和力度越大,公平却慢慢地在人们的视野中淡化。中国教育中存在的大量不公现象,不仅无法让人们公平地享受教育改革的成果,而且也让每一个人在面对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感到了一种无奈。
就中国的研究生招生来说,很多学校中存在着校内学生与校外学生冷热两重天的现象。潜规则在教育中的随处可见,成就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近亲繁殖的蔓延。所以,看似公平的招生环节,实质上玩得还是不公平。而就我国研究生招生的发展来说,虽然研究生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但却不能说这是一件好事情。这一方面是因为研究生招生规模被一些学校纳入到了一种“政绩”的发展“指数”之中,只要人招进来了,哪还有心思考虑提高质量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考研的学生并不是因为想实现自己的深造梦想而为之,而是把考研看作是在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的情况下所作的一种改变自己命运的无奈的选择和手段。这两种原因酿成了我国教育发展中的泡沫和浮肿之风泛滥。而且从近年的研究生招生情况来看,招进了很多与学习专业背景无关的考生(当然,这并不是说跨学科的学生不好),更重要的,那些能够进入研究生学习的很多就是靠拿出大量的精力反复高速运行自己身上的每一个考试器官来达到目的的,考试中的高分却让自己面对研究能力之差的尴尬,基本的研究能力的缺乏,再加上一些高校中在面对金钱诱惑的时候而出现的高尚的丢失,以及研究生专业设置中的自娱自乐和研究生教育的本科化模式等问题,让今天的毕业研究生饱尝了教育改革代价的成本。
其实,对于那些没有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来说,这未必就是一件坏事,没考上的也并不是因为自己水平差,而且考上的也同样会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有些人虽然能够考研成功,但同样会要面对许多考研成功的烦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考不上是应该值得庆幸的事情。更何况中国的用人制度遵奉的是论资排辈的传统陋习。虽不能继续深造,但与那些来到同一个单位的研究生来说,由于你比他们多了三年甚至更多的工龄,在职称评定、提拔任用等问题上,同样让你会享受到许多让研究生感到学历缩水的难堪。
退一步来说,成才的路很多,考研也并非是唯一的正确选择。我倒觉得,对那些有能力而无缘研究生学习的人来说,他们如果能够用自己的这种考试“失败”,为我们的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值得深思的东西的话,这是对教育的一大贡献。但愿从这种“失败”中崛起的不仅仅是考生,而是中国教育那种实实在在的发展。
中国的教育确实到了该为自己发热的头脑降降温的地步了!
最后,给所有今年考研成绩不理想的朋友送上一份最诚挚、最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