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某部炮兵手握数项“杀手锏”演习中仍败北
实战演习前,成都军区某炮兵旅官兵谁也不相信自己会吃败仗。
该旅组建仅一年多,部队信息化建设便驶上快车道,创新成果丰硕:研发的“西南战神”炮兵作战指挥模拟系统、数字式野战气象仪等5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填补了国内空白……
手里握着如此之多的“杀手锏”,大家自然底气十足。“战斗”打响后,他们利用刚配发的新型火炮组成火力群,率先向“敌”发难。可第一攻击波过后,由老装备组成的第二火力群却“哑火”了。趁此间隙,对手马上进行反击,该旅参演分队猝不及防,以失败告终。
问题究竟出在哪?经过反思,旅党委找到了原因:只注重了单项、单元技术革新,却忽视了新老武器装备之间的横向互联互通。
为此,他们聘请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担任技术指导,对部队新老装备进行系统整合,搭好新老装备的“桥”。攻关小组采取嵌入等多种集成方法成功研制出某新型炮兵指挥信息平台系统。这套系统搭载了该旅研制的数字式野战气象仪、战场视频监控系统等多项成果,有效融合了新老装备,大大提高了炮兵群指挥效能。
去年底,该旅接受总部实战化考核。“中军帐”里,指挥员轻点鼠标,一道道作战指令迅速发往各群组,一发发炮弹精确命中目标……信息系统使火炮从确定目标到瞄准目标全过程不过数秒,部队快速反应能力大大提高。
该旅在新老装备并存的情况下,改变喜新厌旧的心态,注重新老装备的横向互通,使战斗力建设取得了“1+1>2”的效果。来源:解放军报
中国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抢先机:2项世界第一!
十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项目在27日举行的中国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个反应堆的建造,使中国掌握了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的核心技术、设计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在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中占得先机。
新华社报道,十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是中国国家863计划的重点项目,从研究设计到建成历时十七年,总投资为2.75亿元,工程包括了反应堆、蒸汽发电等三十四个系统。
为了促进核能更大规模的发展,近几年来美国能源部和国际核能专家提出了第四代核能系统的理念,其主要特征是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核废物产生量最小化,核资源更有效利用,以及防止核扩散。
有关专家认为,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具有第四代核反应堆特性,是能够适应未来能源市场需要的先进堆型。除了安全性好,效率高,它还可以提供九百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热源,除了高效发电外,还可以用于水热裂解制氢,为未来氢能时代提供清洁能源。
据介绍,十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项目取得了六项创新成果,包括:成功建成世界上首座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世界上首次在反应堆上成功完成严重事故工况下固有安全性验证实验;建成球形燃料元件生产线,制备出国际先进水平的包覆颗粒燃料元件;发明脉冲气动排球装置,攻克球床堆关键技术,实现燃料元件连续装卸;在中国国内率先研制成功反应堆全数字化保护系统,并成功用于反应堆运行;自主研制成功主氦风机,攻克关键的氦技术。
鉴于高温气冷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和清华大学将合作建造一座二十万千瓦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厂址选择在山东荣成。来源: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