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东海舰队某防救船大队的4名潜水员6月6日成功创下140米饱和、166米巡潜新纪录。这表明我国目前已经能够运用当今世界前沿的高新技术装备,在大深度海区进行长时间水下抢险和深海作业。标志我国潜水界迈出历史性跨越。我国某深海作业区,4名潜水员在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协助下,钻进了内径1.68米,高2.45米,重7.5吨被称为潜水钟的椭圆型铁疙瘩,然后加压至15个大气压缓缓地吊入海中,直沉到140米深度。从监控室的显示器看到,潜水员打开阀门跨进大海,慢慢地巡潜到166米的海底,进行巡回探摸作业,并感觉良好。据专家介绍,这一深潜纪录的创立,使我国的深海潜水能力向国际顶级先进水平靠拢,又迈进了历史性的一大步。这种技术,主要适于海区深度大、水下作业时间长,以及一切仪器设备或机械手难以完成的潜水作业,是人类直接向海洋进军的主要手段,在海洋开发、援救失事潜艇、海底观测采样、深海救生等民用、军用任务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