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北京市政府、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九部门,今天下午在京举行会议,决定联合推出“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
“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旨在围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主题,采取有效措施,集成全国最新科技成果,凝聚全国一流科技英才,为高水平办好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把北京2008年奥运会办成科技含量最高的体育盛会,使北京奥运会成为展示中国高科技和创新实力的窗口。
“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将针对申办过程的焦点问题和奥运对科技提出的需求,重点在北京的环境、交通、数字奥运、运动科研和科普等方面,做好科技成果的试点示范和重大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下大力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解决好北京市的环境问题,使北京市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茂、景更美,将在首都防沙治沙、污水治理与节水、清洁能源和清洁煤技术、清洁汽车、固体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做好试点示范;为确保在2008年前建成北京市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网络,要全面开发和应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在数字新闻信息系统、智能化比赛管理系统和信息安全系统等方面,建设数字奥运的标志性工程;在运动科研方面,将着力研究开发医疗保健服务系统、体育器材及科学训练配套技术以及兴奋剂检测技术;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科技素质。
为了把“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抓好抓实,会上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是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副组长是北京市副市长林文漪,成员由相关部门的领导出任。同时,将由科技、体育、艺术和管理等专家,共同成立“奥运科技创意专家组”,负责提出将高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奥运会的创意思路,并对信息化、数字化等快速变化的最新技术应用于奥运会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和评估。该行动计划将通过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973计划、知识创新工程、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主要科技计划,集成各方资源,加大与奥运相关的科技投入,实施若干重大科技工程,并积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在运用国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北京市副市长林文漪、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李主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淀佐、中国科学院秘书长施尔畏等在会上发言。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成功举办奥运,不仅是北京市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大事,科技界责无旁贷;“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中提出的重点工作,都是关系到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务必扎扎实实做好;奥运向科技提出的新需求是科技发展的新动力,中国科技要借北京奥运的强劲东风,提高创新水平,增强科技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科技部已经决定,“十五”科技计划要向北京奥运重点倾斜,加大与北京奥运相关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徐部长还对“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作出总体部署,要求加强组织与协调工作,集成全国科技资源,增加经费投入,尽快使它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