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说,新近在马达加斯加西北部出土的一具恐龙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雷龙化石,这将大大增进人类对雷龙的认识。
雷龙属于蜥脚类恐龙,在白垩纪末期,其分布范围几乎遍及全球。但是,由于雷龙骨骼脆弱,难以留下化石记录,迄今发现的雷龙化石都非常零碎,头骨化石尤其稀少。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科学家在最新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新发现的这具雷龙化石是从一个采石场的沙岩中发掘出的,包含一个头骨及绝大部分其他骨骼。这头恐龙生活在6.5千万到7千万年前,体长8.5米左右。
科学家说,这具完整化石使得学术界关于雷龙头部特征的争论有了结果。根据它可以推断出,雷龙的头部形状与马的头部类似,鼻孔位于头部的前方,而不是像有些学者认为的,头部像牛头犬、鼻孔位于两侧。
雷龙是一种两栖草食性大恐龙,头部较小、颈部和尾巴很长。它们是蜥脚类恐龙中最为成功的一群,在6.5千万年前的物种大灭绝中消失。自从1842年发现第一具雷龙化石以来,人们已经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都发现了雷龙化石。 (王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