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2日,《国际先驱导报》以“中国海权从属于陆权应缓建航母”为题,发表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叶自成先生的文章。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证了中国应该缓建航空母舰的理由。本期“蓝色PK台”,我们请到了军事专家西风对“中国应该缓建航母”的说法提出自己的观点。
近期,有学者在《国际先驱导报》上撰文认为,“现在并不是中国开始制造航空母舰的时候”,其文内对于中国是否发展航母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若干看法。这位学者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其个人见解,但其文章中多处涉及航母的内容均值得商榷,本文对其中较为重要的几处进行了讨论。
该学者指出:“航空母舰一般用于远离大陆本土的大洋空间的军事行动,而中国的国防战略明确规定海军的行动范围为近海,即把中国海作为中国海军的主要活动区域,远洋的海上军事行动知识作为一种辅助。”由此该学者认为,在这一范围内,以中国大陆本土为基地的空军和近海海军已经足够保卫大陆的所有沿海地区。
首先,“近海”不等于“中国海”。“近海”并非一个一成不变的地理概念,其范围会随着海军实力的发展和对手攻击手段的升级而不断而扩大。今天,潜在对手的攻击手段已经是“潜艇/轰炸机/攻击机+巡航导弹”,完全具备从“中国海”以外范围发动大规模常规打击的能力,此时再以“中国海”作为“近海”的内涵,仅仅管好中国海这片海域,已经不能满足保卫领土的需要。
事实上,关于“近海”,刘华清同志曾给出过明确的解释:“‘近海’是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南沙群岛及台湾、冲绳岛链内外海域,以及太平洋北部的海域。”他还明确指出,随着形势的变化,我国海军的作战海区将逐步扩大到太平洋北部至“第二岛链”,海军要“能在必要的时间里,有效的控制与中国海区相连的重要海上通道……能在与中国海区相邻的海区进行作战”(参见《刘华清回忆录·第十六章》)。这一切,仅靠岸基航空兵和近海海军,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该学者认为:“随着陆基飞机飞行速度的大大提高和飞行时间的大大增加,随着精确制导的陆/空基导弹技术的不断成熟,航母的优势大为减弱。” 该学者还以美国预研中的高超音速导弹为例,认为在速度达到每小时6000千米(约近5马赫)的情况下,航母会受到严重威胁。
实际上,陆基飞机性能的提高,同时也就意味着航母舰载机性能的提高。同理,精确制导武器在武装了反舰者一方的同时,也武装了舰载机,使今天的先进航母战斗群拥有了空前的战斗能力。考察过去50年的历史,陆基飞机和导弹技术已经更迭了几代,航母战斗群的优势不仅没有减弱,反而依旧十分稳固。
高超音速导弹问题亦是相同。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导弹和核武器的出现,世界上就出现过认为航母“过时”的观点,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赫鲁晓夫所提“浮动的铁棺材”一说,但后来的事实说明这种判断是不符合武器发展规律的。
自二战至今的60年间,航母面对的空中威胁不断升级,对手从活塞式战斗机、喷气式战斗机、亚音速反舰导弹发展到今天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而航母的防御手段也从高炮、全自动高炮发展到今天的防空导弹和综合近防系统。这一过程充分证明,“矛”与“盾”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与高超音速导弹相应,包括先进高速防空导弹、先进动能近防系统甚至定向能武器在内的防御手段也在不断发展。从技术上看,高超音速导弹并未脱离以往武器的窠臼,并不是一种所谓的“绝对武器”。
该学者还从军费角度论证:“一个航母特混编队可能的费用就达300多亿美元,而一般也要拥有三艘以上的航母才能有一只以上处于可随时使用的状态上……制造和维持航母的费用远远超过了现在中国国防开支能承担的费用。”
一方面,建造航母及其配套舰艇和舰载机在各国会有不同的成本。另一方面,即使是在美国,“300多亿美元”也是航母的全寿命成本,分摊到35至50年的全寿命中,年均预算约为10亿美元。我国2007年的国防预算约为450亿美元,完全能够保障航母的建造和使用。
在文章中,这位学者还多次提到“陆权”与“海权”概念,强调陆权对于中国的第一重要性,认为“海洋空间的发展和向海外的扩展只能作为重要补充”。笔者认为,今天的世界,与提出“海权”概念的年代已经大不相同。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海权”与“陆权”已经没有那么严格的区分,很难说某一件事物代表“海权”或代表“陆权”,航母虽然航行于海上,可如果它在保卫能源和原料通道,那么它究竟是在维护“陆权”还是“海权”?又以中国为例,如果把东部最发达地区抽去了海洋因素,“陆权”又能余下什么?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如人口、能源和资源、环保、就业等,都需要同时依靠陆地与海洋来解决。
作为理论工具,抽象之至而泾渭分明的“海权”与“陆权”概念也许有助于分析“大舰巨炮”与堑壕战时代的历史,但如果拿来指导今天的实践,就必须对其加以辨证的综合思考,不能拘泥于几个辞藻。
总之,归根结底,航母是一种武器,它的有无与否取决于国家战略和国家实力。如果国家战略需要,且国家实力能够支持,则航母的出现将是自然而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