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直升机的兴起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当年没有jassm、jsow、jdam及wcmd-er之类的东西,cas就是要求飞机飞到目标附近扔炸弹。而相对于已经比较完善的中高空防空火力,低空防空依然是能力欠缺,这也是超低空突防和武直的存在基础。同时军队也需要一种能需要一种能在300km内快速巡航的火力平台,陆军的远程精确火力也是一片空白,加上当时cas也缺乏精确打击能力,作战效能比不上能发射反坦克导弹的武直。所以各国争相发展武装直升机。
不过30年河东30年河西,低空防御系统的完善和五花八门的反低空武器不断出现,这些杀之不尽的小蟑螂任何人都无比头疼,加上现代战斗机普遍具有的俯视、俯射能力,反而导致低空成为致命区域。这个时候,武直的缺陷就凸现出来了,它的弊端就出来了,造价高、速度慢、载弹量低,易被击落、位于绝大部分武器的射程内。加上无人机、NetFires、jsow这些东西的出现,廉价精确又可以进行巡逻和伴随打击的远程火力,开始令武直的光环开始暗淡起来了。
发展一种新型武直大概要10年,装备使用时间一般是30年,合起来就是40年,所以不考虑长远发展趋势,将来会很麻烦。
驾驶价值1、2千万美元的直升机,加上两名飞行员,飞行100km后,对着8-10km内的目标射击,又很难避免在300m外的草堆里埋伏着好多只rpg-7,九死一生后还要飞回100km外的基地,加上后勤维护,实在是难以承受之重。
把钱放到无人机、远距离巡航智能弹药方面,也许大家都比较容易接受,机动伴随火力以及巡逻火力也可以交给无人机、av-22和ac-130。
一般直升机机降,营级或以上规模的机降不会超过200千米。原因很简单,受制于直升机的航程。CH—47D航程是560千米,AH-64D最大航程407千米,米—171航程是495千米,UH—60最大航程603千米。也就是说,现有的直升机在满载或者悬吊装备的时候,往返航程的距离不能超过200千米以上(如果加上迂回进攻,那这个航程将更短)。超过了就必须空中加油或者是由其他直升机携带油料在目的地加油再返回。所以如果是连级或者以下的规模的直升机机降,空中加油或者是多几架携带油料的直升机还可以忍受,那一旦营级或者以上的规模就是一场恶梦了。
我们看看低空,众所周知,直升机的优势在于低空。一般来说,直升机在平坦地形的飞行编队每架机的安全间隔距离是50-100米以上,在复杂地貌的低空飞行安全间隔距离将增加到200-300米以上(因为除了避开低空障碍物外,还要经常变换队形钻山沟)。嗯,大家可以算算,如果真的大规模使用直升机编队(比如100架)机降的话,飞行编队有多大面积。以上都是基于天清气朗,没有什么半路被老农民射几枪的情况下计算的~~~~~~~
我们再来看看大规模方面,1991年的海湾战争,101空中突击师把两个空中突击营蛙跳到150千米外沙漠里的“眼镜蛇”前方作战基地,就已经耗尽101空中突击师的直升机空运能力了,连财大气粗的老美也只有一个空中突击师啊!需要注意的是初期目标上空的大雾迫使它推迟了发起进攻的时间,当初“眼镜蛇”前方作战基地并没有激烈的地面战斗,也就是说地面部队的弹药基本没有消耗。而与直升机机降部队同时出发到“眼镜蛇”前方作战基地,还有700辆车组成的车队~~~~
从CAS的角度来看,直升机用于CAS目前就3种武器:机炮,火箭弹、导弹,它携带不了SDB、WCMD、GBU-32之类的东西。使用机炮,火箭弹的话,一般射击距离为1000米以内,这已经是绝大数步兵轻武器的射程范围了。使用导弹的话,由于武直的在低空飞行为主,这里就有一个探测距离的问题,这样射程超过10千米的导弹一般都需要其他平台引导,或者是提高飞行高度。同时,由于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限制,导致导弹飞行距离必须全部是动力段,这就限制了导弹的射程和携弹量(重量和造价)。同时,低空发射导弹要在飞行段避开地面障碍物,这也是限制直升机导弹射程的原因之一。
与AC-130之类的相比,武直除了在转弯半径外,没有什么地方占优势,毕竟AC-130也是可以带装甲的(可以比武直的更强),还可以带各种精确弹药和吊舱。AC-130的火炮口径和射程都比武直的为大,运用方面更具弹性。转弯半径小比较适合狭窄地形,但这些地形往往也是猎杀武直的火力陷阱。另外,要提升无人机的载弹量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现在陆军的发展是在提升火力强度,连单兵武器都具有面杀伤火力了(榴弹)。同时,看看美国现在的陆军火力支援系统发展,好像很有兴趣把50千米内的火力打击自己包揽下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