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昶去世了,之前他不像一些偶像演艺人那样从病重那天起就一直有传媒紧追不舍进行报道,但是,过千集的《外来媳妇本地郎》郭昶所饰演的康祈宗,作为康家老二,人称“二佬”,已成为这部打破中国电视同类节目多项之最并富岭南色彩的情景喜剧中最具典型老广形象之一,甚至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南粤“符号”。 据说,郭昶其实并不是广东人,只是自小就在广州长大,再加上他生就那副外形与不少外地文人、学者描绘的广东人外貌没有丝毫差别,这似乎就注定了他与这部别具地域文化特点、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有不解之缘。 剧中康家四兄弟光、宗、耀、祖,老大祈光憨厚老实、踏实肯干;老三祈耀是公务员,为人斯文、本分守纪;老四祈祖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因而也最为调皮、好玩。惟有祈宗是四兄弟中显得最为市侩的一个,虽然为人心地不坏,但因为追逐名利而多有耍小滑头,“分分钟讲着数”;又有些小聪明,一如广东说的“话头醒尾”、醒目,所以常使出狡猾招数来,利己不利人,比较充分地体现出这一市井角色个性。而剧中也只有他是有了子女的一个,儿子就成为他的“金菠萝”。这样,围绕着宝贝儿子,他和老婆妙婵(虎艳芬饰)也多了一个层面,就是作为父母的为人会对下一代作出怎样的表率。《外来媳本地郎》能创下广东电视观众受众最多、收视率最高的剧作节目,如果少了祈宗这么一个角色,肯定会失色不少。最显著的表现是该角色在剧所起的喜剧作用。因为他自私,过于计算时,到头来损失的却是自己,因此时而会“偷鸡不着蚀把米”,让人发笑;因为他表情丰富,说话语气声调富有特点,也让本剧充满生气,小市民色彩更浓厚,成为最受欢迎的“本地郎”。某种意义上他与阿婵成了本剧的“招牌”。 《外来媳妇本地郎》作为广东电视的“王牌”节目,常演不衰,生命力颇强,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本土化。本土化包括了方言、风俗、习惯和细致到像起居、烹饪、衣着、家居陈设等等细节表现。当然,还有故事是观众熟悉的,犹如身边发生那样,形式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以及内容是大众化的。岭南文化最大特点之一是平民化。本剧无疑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创作上的内容、风格决定之后,角色人物的塑造便是关键。这样,演员的选取当然也会显得十分重要了。 再以郭昶饰演的角色为例,生鬼(风趣)、油腔滑调小市民的作风,活生生地演活了一个在南方大都市里求生存而又极富身为儿子、丈夫和父亲身份的那份责任感。尽管小毛病看似不少,但是,从他的骨子里仍是一个有责任的男人。这正是大多数广东男人的写照。只是作为情景喜剧里的特定戏剧处境所需,祈宗与阿婵这两个角色不会分开,故而广东人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对他俩的关系描写未能充分铺展,但是小商人或小老板(个体户)的本色却是处处表露无遗--人们特别熟悉的穿插在芸芸众生人海里面的身影,就在祈宗这个角色中很好地体现出来。而这些特点也只有在广东人身上才能突显出来:老城区里那些横街窄巷才能看得到的小店老板,或是左邻右里的张三长李四短的叨唠,又或是略带迷信色彩的煞有介事,对远亲近邻、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地人、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乃至“鬼婆”、“鬼佬”等等,都有开放的心态的同时,也会常常谂“缩数”(打小算盘),在他身上既看到了“大海”,也看到了“涓涓小流”;既可以感到他有些讨厌,但也悟到了他的实在;既可以觉得他为保护自己而怕事,有时也会感谢他的热情爱心;既从他身上看到广东人善于讲“有无数围”(即要认真计过数,看看有没有赚头),但其实是广东人的讲实惠。总之,《外来媳妇本地郎》里都有是小人物,而祈宗是这大家庭里一个最出彩的角色,如果说是有南派演技的话,那么,郭昶就走出了一条代表了南派亦庄亦谐的喜剧路子。六年打造一个角色不容易,要打造出能代表南派特色的演技就更不容易了。“本地郎”郭昶是值得人们记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