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再红,大致是从这张唱片开始的。 1985年的蔡琴,上一年刚出版了《此情可待》,她在飞碟时代的扛鼎之作。才过了一年,蔡琴出版了《老歌》,一卖就是20年,而且估计再卖20年也没问题。在内地,唱片是十年前慢慢红起来的,当时普遍把它看成是人声试音的天碟,后来人们才越来越觉得里面的音乐很好听,直到现在,听了十年,依然悦耳。 其实这一张里的老歌,很多是我们这里的人以前没听到过的,多数传唱在上个世纪50至60年代的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星马等地,比如姚敏的歌,都是他去了香港后写的,文革结束前,能听到它们的内地人实在不多。当然,味道是延续了老上海时代曲的感觉,所以有人会误会它们是老上海歌曲。 这些慢悠悠情深深的歌,实在不是那么好唱的,起转承合,都需要足够的气力和功夫,而要唱出其中那些泛黄的岁月的味道,更不是只有好嗓子就能胜任的,蔡琴的中音,是这张唱片大卖的一大原因;另一大原因,还是所谓的人文情绪。在唱片的内页,几乎每首歌,都有作者和背景的介绍,文字平实,却点评到位,无一废话。蔡琴的唱,则是对这些文字的最好的诠释,一听,便回到了从前,幽幽的、愁愁的,不嚣张,也不卖弄;鼻音的处理,是这张唱片最突出的一个特征,蔡琴用鼻腔的共鸣替岁月悄无声息地撩起了盖头。作品的编排上,其实也并不完全是传统的格式,上世纪80年代的方式,但非常简洁干净,没有太花哨的东西。值得一提的是伴奏乐队、和声们,都是上世纪80至90年代台湾流行乐黄金时代的干将们,飞碟老板、民歌时代的女神吴楚楚,也是和声组中的一员。 从音响效果的角度,也能写出一大篇文字来表述这张唱片的出色,可惜我不是太懂,所以无奈略去若干字。 听了四遍,才写出这篇文章来,心境不平,很难定神听进去再写出来,许是还没到那样的年纪,又想是自己真的是没有经历过如此的年代。想想真是的,都说老上海好,可真正有几个人经过那些年?旗袍的摇曳固然美丽,清晨倒马桶的情景却也是客观存在。歌的作用,在于让我们憧憬流连,记得我们希望记得的,忘记我们想要忘记的,一切都由了我们自己的性子。很多时候,我们在歌声中设定的是自己假想的美丽世界,和现实没有多大关系,好的歌者,用声音帮我们做梦。 我们根本就是没有旗袍般的从前的,只是无聊地忙着,忙到心老,需要老歌来认同自己、躲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