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小卒胡戈迅速蹿红,《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终于令陈凯歌愤怒了。在柏林,陈凯歌宣称要起诉胡戈。 且不论谁是谁非,胡戈的出现,令电影《无极》再次成为热点话题。2005年,中国文化传媒界出现两大盛事——“超级女生”和《大长今》,由于胡戈这么一嘲弄,《无极》成为2005年末一直延续到春节后的另一大娱乐全民的事件。 陈凯歌的烦恼似乎不值得同情。众多网民表示了对胡戈的支持。更多观众对《无极》中牵强的剧情、蹩脚的对白耿耿于怀,要知道如今的电影票可不便宜。《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令那些后悔当初轻信宣传的观众,心生快意。联想到陈凯歌早年的《霸王别姬》、《边走边唱》,和不久以前的《和你在一起》,无数陈凯歌的拥趸也有一种难言的受伤的感觉。 可是骂归骂,事实是,陈凯歌赚了。连一位证券业资深的投资专家也对我说,听说通过《无极》,陈凯歌赚得的钞票将是他以前所有电影收入的总和。此语虽然夸张,但是《无极》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刺激着资本的敏感神经,一些从未涉及文化产业的民营企业家,也开始打量电影,这个以前完全陌生的行业。 就像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几乎所有女士都穿起高筒靴和中裤,《无极》的红火,看似无厘头,其实蕴涵着深刻的商业哲学。中国电影业几年前还死水一潭,直到最近几年,制作和影院环节由于引进外资和民资,春风拂槛,行业复苏。但改制过程中,作为中间环节的“发行”依然是行业挺不起来的“腰”。正是在这个畸形发展的市场内,强力营销手法发挥了超乎想象的效果。就像上世纪海飞丝洗发水广告,令从未见识过现代营销手法的内地消费者,对海飞丝产生了无比的青睐。 事实上,这一切肇始于张艺谋的《英雄》。由于某些原因,张艺谋被公认为最好的片子之一——《活着》一直无缘和内地观众见面。有着电影理想的张艺谋此后似乎发生了深刻的思想转变,开始娱乐人生。贾斯廷·怀亚特的好莱坞“高概念”电影无疑为张艺谋在内地市场上的表演提供了最好的脚本。大明星、大导演、高投入、大制作、现代营销。从未经历过这般阵势的国内观众果然抵挡不住,纷纷掏钱捧场。 从《英雄》、《十面埋伏》、《神话》,一直到《无极》,从张艺谋到陈凯歌,大家已经越来越娴熟地掌握了一个市场的规律: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不知道《英雄》、《无极》大赚一票的现象,会不会令张艺谋和陈凯歌们在兴奋之余感到一丝悲凉。或许,电影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忽悠”的行业。 也不知愤怒的陈凯歌有无看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据说《馒头》在网上的下载率已经超过《无极》,不知道陈凯歌有无思考过这个问题:再强势的营销手法也不能持久有效。想想“送礼就送脑白金”所招致的骂名,陈凯歌应该知道,营销手段不可过度使用。品质永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