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十九层的窗户旁,眺望窗外。天空的蔚蓝,阳光的温度,此刻都无比的亲近着我。
俯视,我看到了人们行走的动作已在我的视野里细小化;房屋顶层灰暗而凌乱的模样也在我眼前显现;在阳光的反射下,我还看到了点点肮脏的灰尘,我伸出了手,想要触摸它们。
悠忽一下,我就想到了曾经玩的游戏——模拟城市,那个极富创造空间的游戏。那里的城建也仿若我面前的一般。
我不禁笑了起来。也许是想到了以前快乐而简单的日子。那些看搞笑电影,那些和朋友闲逛,那些和心爱的人一起度过的日子。如果说那样的日子是充实,那我现在的生活便是单调而孤独。
我决然选择了每日定时定点的上课,只是为了摆脱寂寞的侵袭。我害怕我拥有太多的时间。因为我无法把所有这些时间都充分的利用。我只能坐在一个角落,安静的回忆,构思,然后打开电脑,写我想要写的文字。
我以为我已经习惯了寂寞。是的,我是习惯了。长期的独处,我已经忘却了寂寞的另一个反义词,我努力去想,却怎么也想不出来。已经太久没有感受过不寂寞了。
再次与同学相聚,却怎么也体味不到快乐。一顿饭,仿佛应酬一般,只想快些结束。面对他们历来的调侃与玩笑,我已经没有了笑容。他们善意的笑容,在我看来也是那么的不真实。我甚至会用一些个有的方式去思考他们的行为。在这以前,是没有过的。为什么会这样,是我变了,还是因为他们没有变。也许,真的是我变了。
一个简单的笑容,在我的脸上轻易就能呈现。一句简单的问候与应承也可以脱口而出。是我变了,变得世故,也变得虚伪。虚伪,世故,是否就叫现实?而变得现实,是否就是成长的表现?没有人回答我。
我终于明白了20岁与16岁的差别,我终于知道了我文章里雨墨与树旭的悲哀。
我忽然又想到了风彦,风彦曾经对我说:别要求我太多,你要知道,我只比你大十五天”。是的,十五天。年龄在很多时候限制了我们的行为。而当我们真正跨过一个年龄段后,就总能感受一些新的思想。
我想起了表弟。曾经,我可以拉着他的手,和他一起在街边嬉笑;我可以轻轻敲他的头,摸他的小脸。我可以微笑着听他说:“哥,我们是好兄弟”。想到这里,我的眼眶忽然就湿润了。我在每一次回家的时候,都看到了逐渐成长的他,从个头到言谈举止都一次次的发生着变化。第一次,听到他变嗓后的声音时,我的心就忽悠一下沉了下去。我害怕这样的变化。我想扼守这样的变化。但是,这是自然规律,我无能为力。我知道,我是害怕阿良离开的。我是恐惧他变得让我不认识的时候,离开我。
终于,我还是看到了他的离开。因为他的成长,他不再象以前那般对我。他舍弃了我。不,是他的成长,舍弃了我。
于是,我明白,我们在成长的过程里,也在不段的摈弃一些旧的东西。一些在我们看来,无法与我们沟通的人,虽然,那些人曾经与我们是那么的要好。
现实,成长,终究是残酷的。
新旧事物的交替,冷暖的交替,都是自然规律。
所以,我只能默然的观望着这些改变,这些必然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