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解放军装备新型手持机操作演练
本报记者杨清刚朱达特约通讯员程永亮
连线训练场
实践一再证明,无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科学技术如何进步,人始终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在推进训练转变中,人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以及人才培养机制应该如何相应转变,南京军区某师做了有益探索。
“去年底,总部来我们师考核,除了总评成绩优秀外,上级的评价是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周期短、人才队伍建设质量高。”采访中,政治部主任黄旭永自豪地列举了这样一串事例:炮兵团某型火箭炮,列装不到半年就参加实弹射击,总评成绩优秀;高炮团某型导弹列装仅两个月,部队组织实弹射击就全部命中;步兵团某型“单兵手持机”配发后不到两周,官兵全部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记者深入采访欣喜地发现:大批新装备列装该师后基本是“随到随用”。
人才与新装备的“磨合期”为何几乎为零?其实,该师也曾经有过一段曲折的经历:高炮团某情报侦察系统列装后,由于缺乏能够熟练操作的人员,生怕一个误操作导致整个系统瘫痪,碰坏了“宝贝疙瘩”。结果,该系统列装部队就成了“摆设”,在“冷板凳”上一坐就是一年。此事给该师官兵以深刻启示:训练转变首先要转的是人的能力素质、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机制,否则训练转变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观念更新天地宽。在“人才转变”上,师党委走出了几步好棋:
转变人才培养思路。点击师局域网,记者发现某新型数字化火炮还未列装部队,官兵就利用训练软件在网上练射击、练指挥、练协同。师党委牢固确立“人才超前储备”理念,针对尚未列装但未来作战十分需要的装备训练教案,一律挂在局域网上,新装备未到人员训练就已展开。该师采用网络训练、模拟训练等办法,组织新装备理论知识培训,大大缩短了新装备与人才的“磨合期”。
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翻开师装甲团情报系统修理专业士官花名册,记者发现该专业人才储备数量几倍于岗位实际需求。针对紧缺技术岗位“青黄不接”的现象,师里推出干部“超编储备”政策,使紧缺岗位技术人才形成科学合理的配置梯次,确保人才资源不“断流”。
校正人才使用观念。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技术干部均有指挥岗位的任职经历,师里为培养更多的会指挥、善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实施军事指挥干部与专业技术干部岗位互换,将不同兵种专业的干部实施交叉任职,舍得把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军官选送到院校深造,把大学生干部放到关键岗位上锻炼。近年来,全师30%的攻关成果由他们获得。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我原先只有中专文凭,但通过随厂家跟学跟训,研究出摩步营战术指挥系统,实现作战信息互联互通,现在我进入团自动化站当助理工程师。”某步兵团通信士官陈佳庆感慨地说。原来,该师选送专业技术骨干到军事院校、科研单位、生产厂家学习培训,通过工厂、院校、部队三方联手协作,创建了练操作、练指挥、练运用、练管理、练维修“五位一体”的人才超前培养模式,一批士官成了基层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
新举措带来新气象。如今,这个师在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的实践中,一个新型的人才方阵正在悄然崛起。(本报福州5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