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毕业于第二炮兵指挥学院的某导弹旅副参谋长,在校两年刻苦深造,成绩门门优秀。毕业后,雄心勃勃,可在一次部队综合演练中却露了丑,战略和战术导弹的使用方式和性质没弄清,导致部队贻误战机。
全优生“败北”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学院,全院上下如坐针毡。于是一场关于“军事指挥人才应该怎么培养?”的讨论在全院展开。院党委因势利导,先后30多次召开专家、教授、学员等各层次人员的座谈会,探究原因,寻求对策:“院校习惯于固定的教材、固定的模式;学员习惯学习书本,应付考试。怎么能培养出管用的人才?”话虽难听,但事实就是这样。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特别是随着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加快,学院培训任务越来越重,不改变教学内容、方式、模式,就难以适应打赢的需要。院党委审时度势,拉开了适应军队建设转型要求,培养合格人才的教改序幕。
教学内容着眼军事斗争准备需求。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分别确定培训目标和教学主线。打破学科壁垒,重组知识体系,梳理总结了导弹作战训练面临的近百个重点、难点问题,并据此开设了“常规导弹突出战斗理论及作战流程”等专题。满足部队需求,重点建设了20多个与作战密切相关的实验室和专业教室,与部队联合研制了“作战指挥量化系统”等6套指挥软件。
教学环境按未来战场设计。依托训练基地进行现地教学。他们组织学员与参训部队同步练指挥、练技能、练协同。开展实兵实装演练。在战术课程教学中,让学员担任导弹旅指挥员角色,把学院的教练团作为指挥对象,携带通用指挥车和导弹武器系统,按照作战流程带实战背景合成训练。构建模拟战场进行对抗演习。设置高难度对抗性科目,模拟多种复杂恶劣战场环境,根据各作战阶段的特点设置大量随机情况,要求学员灵活判断果断定下决心。
现在该院学员毕业的方式不再是“考出去”,而是要“打出去”。毕业考试不仅仅是坐在考场上考理论,而且要在各种模拟战场条件下考应变指挥能力。他们利用新建起的导弹模拟实验室,实弹模拟各种环境下作战与训练。学员“打”不出校门,就不能毕业。
近年来,一批批毕业学员经过近似实战的剑炉中锤炼,素质能力大幅提升,先后有300余名学员走上了师、旅、团领导岗位,90%以上组织过重大战役演习和部队作战训练,80余人次被部队评为优秀指挥员。
院长连线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院长李体林
素质硬不硬战场来评定
让学员从课堂直通战场,这是军校教育改革一项重大课题。院校实行任职教育转型后,过去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在“实战”检验中逐渐凸显出来,不尽快解决就会贻误军事斗争准备的大事。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规律就是战场规律,就是打赢法则。军事指挥人才培养的标准,关键是懂不懂打仗,会不会打仗,能不能打胜仗。从纸上谈兵到沙场点兵,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紧贴部队实际,瞄准战场前沿,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以补充急需为重点,以提高能力为核心,突出针对性,强化实战性,体现超前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探索无止境,部队需求永远是院校办学的动力。素质硬不硬,战场来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