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中:中国海航受歧视?
海航某团换装了歼8F是一件高兴的事,毕竟装备挖潜是提升战力的捷径,不过要想达到质变的程度,没有点飞跃是不行的。
仔细看看中国海军航空兵的装备,感觉落后空军一个型号。空军目前的主力战机是以歼11系列(包括引进的SU系列)、歼十等为主,歼轰7、歼八为辅;海航则是以歼八、歼轰7为主,歼七为辅,曾经以为海航将大量装备SU30MK2,但是引进2批后就没了动静,算是点缀的“一点红”。
这个现象并不是短时的现象,从海航从空军分离出来后,海航的换装就落在了空军的后面:
1963年6月19日空24师击落P2V用的是米格-17,1964年6月11日海航四师击落P2V用的是米格-15比斯。
在越南战争期间抗击美机的空战中,空军空三师已经装备了米格21,在海南的海航4、8两师还在用歼五、歼六。
虽然当时部队换装有交叉,但从主力部队的换装角度看海航落在了后面。
海航换装歼八的时间是在1984年前后,虽然比空军没有晚几年,但是很多部队是从歼六直接改装歼八,说明在换歼七的时候海航落在了后面。
现在,海航的纯三代机只有引进的SU30MK2,预警机是“大鼻子”、“大胡子”,离“盘子”、“筷子”还是有距离,海航显然慢了不是半拍而已。
海航换装慢原因很多。
在冷战时期,我国的主要压力是来自陆上的前苏联,海航的发展自然要落在后面。在冷战结束后,尤其的台湾问题凸现、海权争端逐步增多的情况下,我们的观念没有扭转过来,制约了海航的发展。长期以来海航只是挂着海军的名,实际还是我国国土防空的一部分,这个观念目前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海航的进攻性,往往更甚于空军。由于我们的观念还是处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阶段,因此潜意识里必然忽视海航的发展:如果只在12海里领海内打转,根本就不需要建设海航,起码有几架破飞机就足够应付了。
而实际上,海航比空军更需要好飞机。海航出击远海,没有地面国土防空力量的支援,海军水面舰艇的防空、信息战能力还是这几年逐步得到提升,因此敌情环境相当险恶。我军高层在平衡军种发展时,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海航对此还是充分意识到了。从支持歼轰七的情况看,海航对于新飞机的要求还是相当迫切的;空中加油的歼八D也是海航最先装备的。这充分显示了海航的忧患意识。
从历史上看,海航的战绩并不逊于空军,虽然击落敌机的绝对数字没超过空军,但是和参战部队的基数相比,相对数字还是超过空军的。
从国外的情况看,海军航空兵往往更习惯于视自己为空中精英,我们的海航也暗暗的延续了这个传统。
不过也不是说海航就没有问题,我们海航需要注意海军内部的平衡发展,突出重点。
现在令海军头大的问题是,驱逐舰、护卫舰、快艇、潜艇、登陆舰、补给船、各种飞机,等等等等全需要发展。从中华、黄埔大肆造船的相比,海军没有为自己争取一批国产三代机很难理解。
海军的思维如果只停留在海面上,那还是观念落后的表现。制空权决定制海权是已经被证明的海战规律。因此,海军有必要合理的安排装备发展计划,忽视空中力量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
中国海航没有地位,和中国海军没有航空母舰有很大关系,除了指挥、隶属关系,很难看出和空军有什么区别,不过这不能局限我们的战略前瞻。由于冷战结束和中国核力量的增强,来自陆地的威胁已经不大,相反我们在海权上不仅面对维权的问题,还面临着拓展的问题,因此,海航应当成为我们重点发展的对象。
在装备上,海航即便不能优先发展,起码也要做到与空军同步。
在布局上,济空、广空、南空和三个舰队的海航防区重叠,可以考虑整合,在台湾南北抽调部分空军、海航主力组成两大海军航空兵集团。威胁济空、南空、广空防区的空中威胁,均来自海上,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还搞什么“国土防空”没有出路。组建两大海航集团,尽量把空中防线前推,既是守的必然,也是攻的必需。
还是那句话,不换思想就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