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环球时报》记者就今天出版的报纸头版文章“中国要早大推力火箭”与我聊了一段时间,今天我看到报纸,用了下面这段谈话内容:
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大推力火箭一旦成功,将标志中国航天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中国有自己的航天发展计划,将射箭轨道空间站、建立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搞深空宇航、一箭发射更多的卫星……从航天商业角度看,中国也将可以提供发射大载荷、运载到更高轨道或更深空间的服务,使积累的航天投入获得更好的回报;运载技术的提高还可以推动卫星等航天器的技术发展。
我知道报纸确实有自己的难处,有些话不能你说什么就登什么,就如我去年在珠海航展见到“长征5”总师时,他也不会对我说什么一样。但是我还是想在搏客里将我与《环球时报》记者的谈话梳理一下。
我记得我谈到了大推力火箭的军事意义。其中我列举了美俄最近因反导系统部署的争议。其中俄罗斯最强硬也是最本质的反应是试射了RS-24弹道导弹。当时很多专家都对俄罗斯专家宣称的RS-24是否是多弹头产生了质疑。众所周知,目前俄罗斯用大推力火箭发射的多弹头地地弹道导弹SS-18(2006年时85枚、弹头850枚)的制造商是乌克兰南方科学生产联合体,尽管俄战略导弹部队司令索洛夫佐夫在2004年8月透露,俄正寻求与乌克兰合作延长该导弹的服役时间,即使乌克兰同意了,但是作为1979年部署的SS-18也最多服役到美国在东欧开始部署反导系统的2010~2015年。而退役的可携带10枚弹头的SS-24“手术刀”,亦是在乌克兰生产的。
也就是说,RS-24要实现SS-18那样可以携带10个分弹头,要么俄罗斯莫斯科热工研究所又造了新的大推力火箭,要么在弹头技术上有了惊人的飞跃。原来SS-18的大推力火箭已改为“第聂伯”运载火箭,今年4月成功实现了一箭14星。大多分析家认为,这两者就俄罗斯现有的财力和技术水平来看,都难以马上实现。因此俄罗斯只是为了对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作出一种姿态。甚至有消息认为,最好的可能是,莫斯科热工研究所在性能与“白杨M”导弹接近的现有“起点”卫星运载火箭上加装一级火箭,从而将1.2吨的载荷提高到3.6吨以上,从而基本具备10枚弹头的运载能力,但导弹射程可能因此降到6500千米左右,而且这种改装还可以最大可能地利用“白杨M”导弹的运输起竖发射车(TEL)。
不管怎么说,前苏联解体后,大约有40%的弹道导弹火箭技术转移给了乌克兰,即使是现在最牛的“白杨M”导弹,当初也是从乌克兰南方设计局转移到俄罗斯莫斯科热工研究所的。也就是说,原苏联的“心肝宝贝”——大推力火箭有相当一部分技术是要与已经发生了“颜色革命”的乌克兰分享的。在这个意义上看,中国要能独立完成大推力火箭的研发制造,其军事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我还与《环球时报》记者谈到了一个社会意义。未来10年是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在特定条件下迫使中国必须自行研发航天技术,今天能走到独立研发大推力火箭的地步,对别的关键性战略产业会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简单地说就是经验和信心。经验有管理的有科研技术的有人才培养的等等,信心更为重要。这种信心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比如大飞机和第三代核电站等的自主研发的大型项目。
从中国航天技术的起步到今天开始研发大推力火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借鉴:我们既不能盲目延续“革命化打败机械化”和“大跃进”的激情,也不能盲目的自卑。特别是在大飞机和第三代核电技术上,很多自卑心理已经到了很扭曲的程度,这种扭曲是只看发达国家今天的成熟结果,不看人家走过的研发历程,甚至有人到了“只允许外国人研发试验过程中犯错误不允许中国人在研发试验过程中犯错误”的非理性程度。
其实关于大推力火箭的研发,还有很多可以说的,我先说这么多,希望网友从不同角度、特别是产业和技术角度加以补充。宋晓军/文